山晓看胥,塘寒浮魏,目趣同缓晴窗。
舟近长林回玩,小落枫香。
五更霜新销杜若,半篙水厚积沧浪。
荒榛遍,茅屋远邻,人今隐迹农桑。
四壁苔衣作。
闲凭几,天然榾柮为床。
扪虱高谈当世,卓荦非狂。
黄沙碛中樵犊鼻,白鸥梦里钓渔艭。
携残话,相送东弦初月,西箭斜阳。
昼锦堂 胥山访友(壬午)
山晓看胥,塘寒浮魏,目趣同缓晴窗。
舟近长林回玩,小落枫香。
五更霜新销杜若,半篙水厚积沧浪。
荒榛遍,茅屋远邻,人今隐迹农桑。
四壁苔衣作。
闲凭几,天然榾柮为床。
扪虱高谈当世,卓荦非狂。
黄沙碛中樵犊鼻,白鸥梦里钓渔艭。
携残话,相送东弦初月,西箭斜阳。
注释:
昼锦堂——指作者的书房名。
胥山访友——在胥山上访友。胥山位于苏州西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吴郡图经续记》说:“胥山,一名姑胥山,一名姑蔑山,一名姑苏山,一名姑胥山。”这里借指苏州的山水。壬午,即万历二十七年(1597)。
山晓看胥(胥山)——清晨观看胥山。“胥”通“曙”。
塘寒浮魏——水塘寒冷时水面上漂浮着芦苇。“魏”,指芦苇。
目趣同缓晴窗——目光所及之处,都和晴朗的窗子一样美好。“趣”,同“寓”,寄寓的意思。
舟近长林回玩——乘船靠近树林,尽情游玩。“长林”,长满树木的树林。“回玩”,尽情游玩。
小落枫香——飘落下的枫叶散发香气。“落”,落下。“香”,这里指落叶飘散的气味。
五更霜新销杜若——深夜里,霜气融化了生长在深水中的杜若。“五更”,指夜半时分。“杜若”,一种香草。“销”,融化、消逝。“沧浪”,指江水或河水。“沧浪”,也作“沧浪”。
半篙水厚积沧浪——半篙长的河水积聚了很多的水,形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沧浪”,指江水或河水。“厚”,深厚、广大。
荒榛遍——到处是茂密的荒草。“榛”,灌木丛。
茅屋远邻——远离邻居的茅屋。“茅”,指茅草房屋。
人今隐迹农桑——如今隐居在田园之中,从事耕种劳动。“隐迹”,隐居踪迹,不露形迹。“农桑”,泛指农业和养蚕业。“桑”,“桑叶”是养蚕的植物,所以“农桑”也可以理解为农民和蚕妇的劳动。
四壁苔衣作——四面墙壁上都长满了青苔。“苔衣”,长满了青苔的墙壁。“作”,形成。
闲凭几——悠然自得地靠在一张椅子上。“闲”,悠闲自在的样子。
榾柮为床——用榾柮做的床。“榾柮”,一种木料,可做床。
扪虱高谈——用手摸着身上的虱子而兴致勃勃地谈论世事。“扪”,摸。“虱”,虱子。“扪虱”,形容清谈时悠然自得的情景。“高谈”,兴致勃勃地谈论,多指议论国事等大事。
卓荦非狂——性格卓越不凡,但不狂妄。“卓荦”,卓越出众的样子。“非狂”,不是狂妄。
黄沙碛中樵犊鼻——在荒凉的沙漠中砍柴,就像牧童牵着牛鼻子那样轻松自如。“樵”,砍柴。“犊”,小牛。“鼻”,指牛鼻子。“碛”,沙漠。“风碛”,指荒凉的沙漠之地。“樵犊”,指樵夫和牧童的合称。牧童常牵着牛鼻子,所以此处借以喻指樵夫砍柴的本领。
白鸥梦里钓渔艭——白鸥梦见自己在梦中钓鱼捕捞着渔船。“梦”,指梦境。“白鸥”,白色的鸥鸟。“梦里”,比喻幻想中的情境。“钓渔艭”,指捕鱼用的渔具。“渔艭”,渔船,泛指渔船。
相送东弦初月,西箭斜阳——携带着未尽的话,向朋友告别,向东边的月亮和西边的夕阳分别道别。“残话”,未完的话、未尽的话。“相送”、“东弦初月”、“西箭斜阳”均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