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第一句:紫藤峰下麓公房,紫藤峰下有座小山房。 紫藤峰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山峰,山下有一座小山房。这里指的是诗人的住所,也是他写诗的地方。 第二句:松户阴阴岭月凉,松树环绕的小屋里,凉爽的月光洒在窗户上。 这句描述的是夜晚的景象,月光透过松树的缝隙洒在小屋中,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这里的“松户”指的是松树环绕的小山房,而“阴阴”则形容月光如水般柔和。 第三句:若到都门宜晓骑,如果到了京城
《锡山夜别闲孟子薪彦逸及从子宜之儿子杭之二首》是明代李流芳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十日追随意未倾,一朝言别若为情。 这表达了诗人在十天的时间里随意度过,直到有一天不得不与友人离别,感到无比的情感波动。 - 秪怜对酒成高会,无那挑灯是送行。 这里描述了在送别的宴会上,因为酒精的作用,人们显得更加兴奋,而挑灯送行则显得有些无奈。 -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卧病时写的,以西音的诗作为答。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一丘安稳且徘徊 - 一丘安稳:指一个人的生活或思想状态,稳定而宁静。 - 且徘徊:表示有所思虑或留恋。 掩耳谁知蚁穴雷 - 掩耳:形容惊讶到极点,以至于无法听清外界的声音。 - 谁知蚁穴雷:比喻微小的事物(如蚂蚁洞穴)可能会引发巨大的震动(如地震)。 已觉懒随衰共至 - 已觉:已经意识到。 - 衰共至
注释: 鸡笼山阁是旧居停,曲槛回廊几度经。 最是城阴秋望好,覆舟遥接蒋山青。 译文: 鸡笼山阁是旧时的住处,曲折的栏杆和回廊已经经历了几次岁月的变迁。 尤其是秋季站在城中高地眺望远处,那江水东去的景象与远处的蒋山相映成趣,仿佛一只翻覆的船只在远处静静等待。 赏析: 这首诗是送友人汪伯昭游白门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旧日居停的回忆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诗中描绘了鸡笼山阁的旧居、曲折的栏杆和回廊
小葺檀园初成伯氏有作 仲和次韵见投用韵奉答兼订后期二首 练祁南下水村赊,一路秋风吉贝花。 到市钟声知寺近,过桥柳色逐门斜。 贫能好事无如我,老解求闲有几家。 若肯重来留十日,不辞淡饭与粗茶。 注释:练祁南面的水边村庄(下里巴人),一路上都是秋天的吉贝花。走到市里听到钟声就知道寺庙很近,过了桥看到柳树的绿意逐渐倾斜。虽然贫穷但喜欢做善事,年纪大了但懂得如何找乐子。如果可以再来的话,我愿意再待十天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亲手种植花卉的过程,以及他对这些花卉的喜爱。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分析: 种花用前韵(注释:在创作诗词时,诗人会按照一定的韵律和格式来安排诗句) 为园数亩未言赊,凿沼疏泉手灌花。 花欲疏疏仍密密,枝须整整复斜斜。 渐看节序皆芳候,不放风光到别家。 最爱南荣冬日暖,蜡梅一树映山茶。 1. 种花用前韵:在创作诗词时,诗人会按照一定的韵律和格式来安排诗句,这里使用了“前韵”的表达方式
诗句: 撩乱乡愁一夕生,烛残酒醒奈深更。 隔船安稳归人梦,前路迢遥去客情。 译文: 一夜的乡愁在心中翻腾,酒尽人醒却又是更深的夜。 隔着船只,你安心地入眠,而我远在他乡,思绪万千。 前程万里,路途遥远,每一步都充满了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诗中“撩乱乡愁”一句,形容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一方面是因为离别而感到心烦意乱
【注释】 小葺:修饰。檀园:用檀木做的园林。初成:刚刚建成。伯氏:指诗人的朋友张伯玉。有作:做了一首诗。仲和:指诗人的好友张仲和。次韵:应和他人的诗。见投:收到。用韵:即用别人的韵。奉答:回答。兼订后期:商量好以后不再改变。二首:这里指的是第二首诗。柴桑:在今安徽宿州南郊,东汉时,陶渊明曾在此隐居。苕霅:在今浙江湖州西南,是太湖流域的一条河流。浮家:漂浮的家,这里指游居他乡。客来:客人到来
注释:滕县道中,山欲开云柳乍风;杜梨花白,小桃红。三年三月官桥路,策蹇经过似梦中。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之情。诗人用“山欲开云柳乍风”、“杜梨花白小桃红”等词语描绘了春日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而“三年三月官桥路,策蹇经过似梦中”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之中。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富有诗意,让人陶醉其中
注释: 1.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在濠梁的道中与儿子告别,准备无际向南归去。 2. 可惜春光半滞霪:可惜春天的景色被雨打湿了大半。 3. 青泥汩汩水涔涔:经过千里的路程,感觉时间仿佛还没有走完。 4. 途经千里归犹近:经过千山万水,回家的路仍然很近。 5. 病觉三分治未深:感觉自己的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治疗还没有结束。 6. 欲去尚看童仆面:想要离开时还看到仆人的面孔。 7. 相留只愧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