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追随意未倾,一朝言别若为情。
只怜对酒成高会,无那挑灯是送行。
家累关心难共语,功名垂老不堪评。
便应拨棹从东下,十亩闲闲尚可耕。

《锡山夜别闲孟子薪彦逸及从子宜之儿子杭之二首》是明代李流芳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十日追随意未倾,一朝言别若为情。
    这表达了诗人在十天的时间里随意度过,直到有一天不得不与友人离别,感到无比的情感波动。
  • 秪怜对酒成高会,无那挑灯是送行。
    这里描述了在送别的宴会上,因为酒精的作用,人们显得更加兴奋,而挑灯送行则显得有些无奈。
  • 家累关心难共语,功名垂老不堪评。
    表达了家庭责任和功名的压力使得与朋友的谈话变得困难,也暗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这些评价变得更加敏感。
  • 便应拨棹从东下,十亩闲闲尚可耕。
    这里的“拨棹”意味着扬帆启程,诗人计划东下,而“十亩闲闲”则表达了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
  1. 译文
    十天的时间让我随意度过,但一旦告别的那一刻到来,我的情感就如洪水猛兽般涌出。只可怜我们在一起饮酒作乐,却无法一起度过余生。家中的琐事让人心力交瘁,即使到了晚年,我也难以对他们的成就做出公正的评价。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扬帆远航吧,在东面寻找一个宁静的去处,那里有一片十亩的田地,足够让我们耕耘生活。

  2. 关键词注释

  • “十日追随意未倾”,这里的“十日”指的是十天的时间,“追随意”表示随意度过。诗人利用这种反差,展现了自己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不舍和焦虑。
  • “一朝言别若为情”,这里的“一朝”指的是一天,“言别”表示告别。这里的“若为情”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告别所感受到的情感波动。
  • “家累关心难共语”,这里的“家累”指的是家庭的负担,“关心”表示关怀。这里的“难共语”表达了由于家庭责任所带来的沟通障碍。
  • “功名垂老不堪评”,这里的“功名”指的是成就和名声,“垂老”表示晚年。这里的“不堪评”表达了对晚年成就难以评价的无奈。
  • “便应拨棹从东下”,这里的“便应”表示应该,“拨棹”指的是扬帆出发,“从东下”表示向东航行。这里的“十亩闲闲尚可耕”表达了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计划。
  1.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酒会、送行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家庭生活的重担和个人成就的评价,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通过对《锡山夜别闲孟子薪彦逸及从子宜之儿子杭之二首》的解读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