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熥
别去无消息,相思空断魂。 中原多侠客,谁是孟尝门。 注释 1. 别去:离别离去 2. 无消息:没有消息 3. 相思:对某人的思念 4. 空断魂:内心感到空虚,灵魂都碎了 5.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 6. 多侠客:有很多侠士 7. 孟尝:齐国名相孟尝君的姓 8. 门:家族或组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离别后的无尽思念。首句直接点明诗人与友人的离别,没有收到任何关于他的消息
注释:去年我在燕山的道上,今年我来到剑水之滨。为何我们在这两个寒食节,却都是异乡人? 赏析:本诗以“两寒食”为线索,写出了诗人在两个不同地方度过的寒食节,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身处异地、思念故土的悲苦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根据选项的要求,逐句分析。 “招提”,梵语译音,即寺庙。招提寺在长安城东南五里,是唐玄宗为纪念其母杨贵妃而建的佛宇。 “斜阳”点明时间;“下疏木”点出地点;“只恐隔关门”说明诗人与上人相邀,因有门关而不得入;“同到舟中宿”说明诗人和僧人一起住宿在船中。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二句写诗人访友至长安西寺
【注释】 迁莺:春日里南飞的莺鸟。晏(yàn):和谐,和缓。 把酒:端起酒杯。坐垂杨:倚在杨柳树下休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曲用白描手法,以轻淡之笔,勾画出一幅明媚秀丽的画面。 首句“晓步迁莺林”,写作者清晨漫步于迁莺林中。这里描写了迁莺林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迁莺林是一处美丽的景致,而作者却在这里漫步,可见他对此地的喜爱。 次句“莺声何睍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了解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写景抒情、借景抒情等,最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赏析即可。 本诗为林熙吉《锦溪八景》组诗之第四首。此诗前二句描绘了七星坞的景色;三四两句描写了七星坞的清幽;尾句以花木繁茂来反衬七星坞的幽静。
【译文】 春风吹动锦溪水,秀美的景色在孤岛上。 花朵落下堆积在青苔之上,不要叫家里的童子来打扫。 【注释】 锦溪:指浙江省嘉兴市的古运河名,因河面宽阔而清澈、两岸风光秀丽而得名。 团青岛:指位于锦溪上游的团山岛。 苍苔:青苔,一种苔藓植物。 家童:古代称家中的儿童。 【赏析】 此诗为林熙吉所题锦溪八景之一的“团青岛”。诗中以春日之景,描绘了团山岛的自然风光。首联“春风吹锦溪,秀色盘孤岛”
【注释】 江上:指江边。漫成:随意写成的诗。石尤:传说中的鬼怪名。传说有妇人为石尤所魅而溺死,其夫悲痛欲绝,遂化为石。游人:诗人自喻,指自己。恋故乡:眷恋着故都洛阳。每恨:每当……都感到遗憾。离家远:离家越来越远,即远离家乡。 如何:怎么,哪里。石尤风:传说中的女鬼。舟行晚:船儿行至傍晚还未能到家。 【赏析】 《江上》是一首思乡情深的抒情诗。首联以“游人”自比,表达了对故里的深深思念
【注释】 林熙吉:字子升,号霁山、霁野等。莆田人。宋淳熙十六年(1189)进士。历官秘书丞、监察御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兼侍御史。有《霁野集》。振衣陟高台,岚光翠欲滴。岚光:指山岚。欲滴:形容光线强烈。 飞泉泻石壁。春雨:春季的雨水。飞泉:急流的水。泻:倾泻。石壁:指山崖。赏析: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在积翠台下观赏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首句写登山之难,次句写登顶之后所见之景
注释:东郭西天近,禅宫古庙邻。 从今朝暮里,钟鼓一何频。 译文:东边是西天的近邻,西边的禅宫与古庙相邻。从今早到黄昏,钟鼓声一阵阵传来。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寺庙景象,通过对寺庙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古老和庄严,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寺庙的敬仰之情
【注释】 岘山:地名,在今湖北襄阳市西。玄猿:指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猿猴,传说这种猿猴住在深山林中,不与人类来往。宿猿洞:相传古有玄猿居住的洞穴。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首句写景,点明题旨,二、三两句写玄猿,四句写宿猿。全诗以玄猿为线索串连起八景中的“宿猿洞”。前六句写玄猿栖息之所,后两句写宿猿洞的景色。 这首诗描写了玄猿居住在深山幽谷之中,云深不可寻的情景。作者以玄猿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