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郢
《立春一日江村偶兴》赏析 李郢,字楚望,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诗作以七律见长,对仗工整,风格清新,与温庭筠并称“温李”。他的《立春一日江村偶兴》便是其中一首描绘立春时节江南江村景色的佳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立春这一天,感受到岁月更迭之际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旧历年光看卷尽”,用“看卷尽”来表达旧历年已过去,新一年即将到来,岁月如梭,时光匆匆的感慨。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
注释: 1. 天榜无名玉未焚:在科举考试中未能上榜。 2. 几飘凝泪泣青云:眼泪几乎要滴到天上,形容极度悲伤。 3. 挈将孤剑家何在:拿着一把孤零零的剑去哪里? 4. 叫断重阍帝不闻:大声呼喊却无人回应。 5. 花笑旅人惟赖酒:花儿笑着只有依靠酒来解愁。 6. 镜欺双鬓莫言文:镜子欺骗了你,但你不能因为自己没有文采就放弃努力。 7. 糟床滴沥馀声尽:酒坛子里的水滴滴答答,声音已经消失。 8.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独寻台岭闲游去,岂觉灵溪道里赊。 - 独自一人漫步在台岭上,寻找着宁静和闲适。这里的“台岭”指的是台州的山脉,而“闲游去”则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岂觉”表示没有意识到,“灵溪”指的是清澈的小溪,“道里赊”表示距离遥远、不易到达。 2. 三井应潮通海浪,五峰攒寺落天花。 - 三井应潮通海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东南秀气动文星,天子应教扫内庭: - “东南秀气”指的是东南地区的美景和灵气。 - “文星”是指文曲星,古代认为主管文化、文学的神仙。 - “天子应教扫内庭”意指皇帝的命令要扫除庭院里的障碍,这里暗喻刘郎中(即刘子云)将得到皇帝的重用。 2. 湘渚雪晴孤鹤唳,锦江云尽一峰青: - “湘渚”指的是湘江中的一个小岛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长安夜访澈上人的经历,展现了关西木落、紫阁僧、松迥月光、寒沟水等景象,并表达了诗人对天台旧禅处的向往。 译文: 关西的树木已开始落叶,夜晚霜气凝成一层薄冰,我戴着乌色的帽子在闲逛中寻找紫阁寺的僧人。 松林间月光先照射到白鹤的身上,寺庙周围寂静寒冷,溪流中的冰块突然形成。 晨钟声在嘈杂中传遍京城,漠漠秋烟从汉陵升起。 听闻天台山的古老禅房还有一龛灯光。 注释: 1. 关西
诗句原文: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注释解析: - 篱落:篱笆。 - 秋归:秋天归来。 - 见豆花:见到豆花。 - 竹门:竹子做的门。 - 当水岸:面对水流的岸边。 - 横槎:横放的木筏或桥梁。 - 松斋:松树作围挡的小屋。 - 一雨:一场雨。 - 宜清簟:适合清洁的席子(簟
诗句:西岭草堂留不住,独携瓶锡向天台。 译文: 在西岭的草堂里,我无法挽留你离去的脚步,只能独自带着行囊和锡杖走向天台山。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首句点题,直抒胸臆,表现作者对这位上人的不舍与敬重。接下来两句则将读者的视角从诗人的心境转移到天台山的秋日景色中。诗人通过描写霜清海寺闻潮至、日宴江船乞食回等细节,展现了天台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1. 紫极宫上元斋次呈诸道流:紫极宫是道教中的一座重要宫殿,上元斋是道教中的一种仪式。这句话意味着在紫极宫内举行上元斋仪式,并把这些仪式的记录呈现给各道流。 2. 碧简朝天章奏频:这里的“碧简”可能指的是用碧玉制成的书写材料,而“朝天章奏”则是指向天庭上的神仙皇帝奏章。这句话描述的是向天庭上仙皇帝频繁地献上奏章。 3. 清宫仿佛降灵真
【注释】 浙河馆:在今浙江境内。 雨湿菰蒲斜日明,茅厨煮茧掉车声。 雨湿:雨后泥泞。菰(ku jiu):一种水生植物。 斜日明:傍晚时分天边出现一抹余晖。 茅厨:简陋的草房。 煮茧:用蚕茧抽丝。掉车声:指缫丝时缫车发出的声音。 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 青蛇:青色的蛇。 黄蝶:黄色的蝴蝶。 隔溪:隔着一道溪流。 无限情:无尽的相思。 樵渔:打柴和捕鱼的人。 远饷:送信或送饭给远方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贾岛、收得文章箧、一命未沾、万缘初尽、萧萧、竹坞、闲阶。 【答案】 伤贾岛无可 却到京师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 何人收得文章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