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
【注释】 ①东还:从东方回还。重庆,今属四川。大参,正六品官。吴公:指吴昌裔(yì),字元济,号南屏,四川成都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曾历任礼部、吏部左侍郎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后被贬为南京太仆少卿。饯:送别。②小傍凫鹥(fū yī):靠近水鸟游弋。凫,水鸭子;鹥,野鸭。画桡:船桨如画。③好山:美丽的山色。面,对着。④风流:豪放的气概。⑤真知道味:真正懂得诗的意境和情趣。道:这里指领悟。⑥悠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作者写作手法的把握。首先理解题目中的“读史至苏武归国感而有作”一句,即在阅读了有关《苏武传》的历史后有感而发,因此要抓住诗中的关键信息。 (1) 毡城:即匈奴的单于王廷所在地。苏武归国:指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终于得到释放回到汉朝的故事。 (2) 乳羝:指羊羔,这里代指汉武帝派去与匈奴和亲的使者李广利。信:的确。 (3) 麟阁:指麒麟阁
【注释】: 初秋炎暑未全消,暂歇蚕丛按部轺。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炎热的初秋时节,太阳依然高悬,炙烤着大地。作者暂时放下繁重的公务,来到了凉爽的地方,享受夏日的清凉。这里的“蚕丛”指的是蜀地,即现在的成都一带,而“按部轺”则是指官员出行时所乘坐的马车。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炎热的初秋时节暂时离开繁忙的工作,来到凉爽的地方来消暑的想法。 晓望正怜鸾避鹘,夜眠偏怪鼠欺猫。
【注释】 合州河:合川江,流经四川合川县。即事:即景而作的诗。 暖晴:天气晴朗。画桡:船桨。 鹿麛:水鸟名,似鸊鷉而小,形似野鸡。芳草:香草。蛱蝶:指蝴蝶。无情:没有感情。鱼艖(yúléi,一种小船)。黄头鼓:用黄皮包成的鼓声乐器。 【赏析】 《合州河即事》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合州时所写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合州江边景色和渔人劳作的场景,以及诗人与渔民的亲切交谈。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兰桂香满庭,玉盘传脍泻银瓶。 月低岩岫吟边见,雨过楼台醉后听。 无事弄孙消永日,有丹要客论仙经。 香山社里须相候,已厌浮名水上萍。 注释与赏析: - 兰桂花开香满庭:描述了庭院中兰花盛开,花香四溢的情景。 - 玉盘传脍泻银瓶:形容食物美味,用玉盘盛着,倒入银色的瓶子中。 - 月低岩岫吟边见:在吟咏的时候,月亮低垂在山崖上,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注释】 1、四首:此诗原题有四首,这里选其中一首作答。 2、儿孙:子女和孙子。 3、积俸金:积累的官俸。 4、司马(jie)家训:汉宣帝时,司马迁为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宫刑,流放至西南边区。他忍受屈辱,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的儿子司马迁继承父业,也写成了《史记》一书。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赞其父“文采烂然,垂宪后元”,并自谦地说:“某之所著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山趁兰桡管送迎,前山胜似后山青。 - "山"指的是诗人在舟中的所见所感。"兰桡"是指装饰以兰花的船桨,"管送迎"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在水面上行驶时带动的波浪。这句描述船行中与山景的互动,山峦仿佛被船桨激起的水波推动着向前移动,而前方的山峦看起来比后方更为青翠,表达了诗人对山景变化的惊喜之情。 2. 可怜松柏在岩谷,却有藓苔生石屏。 -
七夕 五更魂梦隔年情,云雾绡衣织渐成。 离恨未消榆荚老,佳期元在鹊桥横。 河边有信鸾先度,海底无缘日缓行。 赖是人间尽新巧,不劳分送下云城。 【注释】: 1. 五更魂梦隔年情:指七夕夜的相思之情难以排遣。 2. 雾绡衣:即雾绡衣,用薄纱做成的衣服,形容女子衣裳轻薄透亮。 3. 榆荚老:指时间的流逝。 4. 佳期:美好的约会。 5. 河、海:代指银河。 6. 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7.
乙丑春,我暂任官衔,闲暇之余,写下了这首小诗。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嫩绿成堆树影重:“嫩绿”指春天的树叶新绿,“成堆”表示数量之多,“树影重”描绘出树木茂密、枝叶交错的景象。 2. 公庭天迥日融融:“公庭”指的是官府或衙门,“天迥”形容天空广阔无垠,“日融融”则形容阳光明媚、温暖宜人。 3. 简孚暂折桁杨狱:“简孚”指简慢、不守礼法,“桁杨”是指监狱中的横梁
注释: 1. 日斜云淡远山低,三月王孙草色萋。 日斜:太阳偏西。云淡:云层稀薄。远山低:远处的山峰显得低矮。萋:繁盛的样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夕阳西下,云层稀薄,远处的山峰显得低矮,而三月的王孙(贵族公子)正在欣赏满眼翠绿的草地。 2. 一叶频繁明月峡,六年流恋浣花溪。 一叶:一片树叶。频繁:形容数量多,此处指树叶飘落。明月峡:地名,位于今四川奉节县境内。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