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秋夜同王说作梁器圃梁药亭作 危叶脱枝孤鸟出,两三人镇在虚堂。 霜天透彻中开卷,月地铺排处及床。 静极惯修陪鹤礼,吟成新得补心方。 不行行便寻溪寺,寒磬声西白藕香。 【注释】 - 危叶:形容树叶因天气变化而脱落的样子。 - 二三:指几个人。 - 镇:居住,停留。 - 霜天:寒冷的天气。 - 中:中间。 - 吟成新得补心方:指吟诗创作的过程,也指诗歌创作的内容。 - 不行行:即“行行”
【注释】 詹竹殹:即詹玉,字公明,号竹殹,北宋诗人。 不知秋骨渐棱棱,月白闻招带病承:秋天的骨头渐渐棱棱分明,月亮明亮时传来了邀请我参加盛会的消息。 浸地一庭清上酒,凉天四角白垂灯。衣单怕倚禁霜树,坐缺思添住岳僧:院子里洒满了月光,像清水一样的地上,一杯酒也照得透明,凉爽的天气下,四个角落的灯笼都垂下了。我穿着薄弱的衣服,担心会冻得发抖,只好靠在被霜打过的树上取暖;没有座位,只能坐在山寺里等候。
【注释】 1.沈郎:即沈约,南朝梁诗人。 2.金吾卫:禁军,皇帝的护卫队。 3.“烹蔬”二句:意指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内心充满豪情壮志。 4.关吏:守关卡的小官。 5.“载鹤”三句:意指自己虽身居陋室,但精神不受影响。 6.内家香:皇宫里的香料。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隐居生活的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写诗人的居所。诗人在京城做官时,曾住在梧江县的马船上
【注释】 宴王氏宅:在今福州市。王氏,指闽人王氏。宴,宴请宾客;王氏宅,即王氏的家宴。赵瑟、秦筝(zhēn):都是弹拨乐器,这里泛指弦乐器。未肯陈:不肯摆出来。“陈”通“呈”。未肯陈,就是不肯展示。闽歌:福建的歌谣。视听一齐新:歌声和舞蹈一样使人耳目一新。 切肴、日本、鱼肠剑:均为古代兵器。切肴,刀剑。日本、象背,均为产于日本的宝剑。 袖领、沈水片:都是香料。暗薰,用香袋暗中散发香气。沈水片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慧公上人在雪峰寺的诗,表达了对慧公禅师深深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袈裟西出雪峰寒,舍卫曾分一钵餐。”意思是说,僧人在雪峰寺里修行,穿着袈裟,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他曾经在舍卫国(古印度地名)的佛塔下吃过一顿饭。这里的“雪峰”是指中国禅宗五祖弘忍的道场,“舍卫国”则是佛教传说中的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这里用雪峰、舍卫国等地名,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和修行环境。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好处都非外物成,自看不解自心情。 译文:我所拥有的一切好处都不是外界给予的。我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注释:好处,指物质财富;非,不是;外物成,是指这些物质财富并不是从外面获得的。 谈诗舞著忘垂老,听梵悲来感宿生。 译文:我谈论诗歌、舞蹈,以至于忘记了年老的时间。听到佛教的梵音,让我想起了已经逝去的生命。 注释:谈诗,指与朋友或知己谈论诗歌;舞著,跳舞;垂老
【解析】 此为一首七言律诗。“羁雌啼过定山春”,是说马太监在京城,与皇帝的宠妃有一段情缘。“零落先朝一内臣”,“先朝”即指唐玄宗时代,当时马侍御任内臣。“长忆九五天子事”,说的是唐玄宗对马侍御的眷顾和赏识。“还悲七尺丈夫身”,“七尺丈夫”是诗人对马太监的称颂,说他忠心耿耿,为国尽忠。“青宫伴久书因熟”,“青宫”即皇宫,马太监长期侍奉于皇帝身边,熟悉宫中情况。“红本批多字爱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情感,然后根据注释对诗意进行赏析。 “送离公游罗浮”句:告别离公出游罗浮山。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增城县西北。公,泛指朋友或友人。《史记·留侯世家》:“留侯为人节廉,舍人无贵游得亲近者。”此句意为:我送你远行,心中非常羡慕你。 “铁桥立已观空了”句:站在铁桥上已经看到它空了。铁桥,即“铁索桥”。观空,看天空
江上吹笛 日夜龙吟人不知,因之截竹江间吹。 风呼一叶应高鸟,云裂四天敲冻凘。 谁复咿嚘塞蚁穴,直当演漾浮天池。 悄然终曲入怀袖,不见其人千古悲。 注释: 1. 日夜龙吟人不知:意思是无论白天黑夜,龙在江中吟唱,人们却听不到声音。 2. 因之截竹江间吹:于是用竹子制作笛子,吹奏江中的龙的歌声。 3. 风呼一叶应高鸟: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仿佛是高飞的鸟儿在回应。 4. 云裂四天敲冻凘:云层分裂
注释: 流落身曾冠羽林,殊方那识秺侯心。 从他屋破迷勋府,不为囊空恨赐金。 柳絮糁腰床上暖,蒲葵遮顶路旁阴。 官家旧事闲闲说,说与江干病客吟。 【赏析】: 这首七绝,以“赠把秀卿”为题,意在赞其功业。 首句点明送别之因——流落。第二句写别后思念之情。第三、四句写对方不因贫而怨,不因富而骄。“柳絮糁腰”,写出了对方的清贫。 第五、六句写对方虽无富贵之荣,但却有山水之美,可以赏心乐事。“蒲葵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