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龄
诗句如下: 畏人甘自老墙东,闲卧绳床数落红。 蜂出暖沾桃叶露,燕归轻倚楝花风。 直钩作钓终何得,壤室编蓬可送穷。 赖有潜夫能枉讯,应怜潘鬓已衰翁。 译文:我害怕被人嘲笑,宁愿孤独地老去在墙壁的一隅,懒洋洋地躺着,数落着凋零的花瓣。蜜蜂飞出来,温暖地沾湿了桃花的叶子上的露水;燕子归来,轻盈地依偎在楝树的花枝上,吹动着风。我像渔者一样执着地追求理想,却始终得不到回报
【注释】 闻:听说。殊:特别。上沙:地名,位于今江西南昌市西南的星子县境内。迁光福有寄:作者当时在江西星子任知县时写的诗。光福:古县城名。艺圃:花园。搴(qiān)芳:采摘花朵。苕颜:花的总称。延嘉客:使美好的客人来。燕语:燕子的鸣叫。逢迎:招待。庾信:北齐诗人,字子山,梁朝散骑常侍,有文才,善属文。同:作诗相酬和。覆杯:斟酒。频:多次。 【赏析】 《闻无殊自上沙迁光福有寄》是唐代文学家
这首诗描述了万树梅花飘落,只有一枝在读书堂深处绽放。这枝梅不畏寒冷,即使在冻收的露井中依然盛开,更在梦冷的瑶台上结出芬芳。诗中的“韵孤”、“骨老”和“亭亭独面斜阳立”都是对这枝梅花的描绘和赞赏。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坚韧精神。 译文: 晚梅 万树梅花凋零覆盖地香, 一枝深照读书堂。 冻收露井方垂艳, 梦冷瑶台更结芳。 自是韵孤嫌妒雪, 须知骨老为经霜。 亭亭独面斜阳立,
这首诗是诗人访山中逸人后有感而作,表达了他对隐者生活的赞美。 第一句“层崖策杖此幽寻”,描述的是诗人沿着层叠的山崖行走,寻找着一处幽静的地方。这里的“层崖”指的是高高的山崖,“策杖”则是拿着拐杖的意思,“此幽寻”表示这是一次深山中的探寻。 第二句“乌几高闲处士心”,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他们坐在简朴的木制家具上,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这里的“乌几”指的是简陋的坐具,“高闲”形容他们的心境
寄云间王玠右名世 机山云树郁芊芊,闻道徵君豹隐坚。 药种东皋惟佐酿,琴弹栗里不须弦。 笔蒲翠映长源架,袍草烟和子敬毡。 知尔池塘多胜咏,肯凭雁翼寄新笺。 注释:云间王玠,字右名世,这里指代王玠的家信。机山,即机山寺,在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机山云树,形容机山寺周围树木繁茂,云雾缭绕。闻道,听说。徵君,古时对有才德人的尊称。豹隐坚,豹隐,指隐居山林,坚,坚强。药种、琴弹、笔蒲、袍草等
禊日石湖社集 祓除无异永和年,玉雪遗坡赏倍妍。 高眺鸟从游舄度,醉吟人倚落花眠。 绿杨影里垂纤手,红药栏前斗彩笺。 惆怅日阑回画舫,沙堤只见草芊芊。 注释: 1. 祓除: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用以驱除不祥。 2. 永和年:指美好的时光,通常用于形容历史久远的年份。 3. 玉雪遗坡:形容景色如玉般洁白,如雪一般纯净。 4. 赏倍妍:欣赏美景的心情更加愉悦。 5. 高眺:远望,登高眺望。 6.
【译文】 在山中我身着粗布衣服,虽然贫困但并不感到贫寒。在书房内,我敲击磬石发出声音,如同一个孤独的臣子。豹雾笼罩着我的身体,使我忘却了世间的繁华和名利,龙鳞般繁盛的春色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锦书寄来三年未到,心中充满思念之情;我的肠子百转千回,却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心中的哀愁与苦闷。天边卧柳摇曳生姿,我身着荷衣却只能隐遁于山林之中。 【赏析】 此诗作于元结四十六岁时,当时元结已辞官隐居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寒崖寂历四无声,断续疏钟彻晓更。 - “寒崖”描绘了山崖的寒冷与孤寂。 - “寂寞历四无声”形容深夜山中极为寂静,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 - “断续疏钟”意味着钟声断断续续,稀疏地响起。 - “彻晓更”表示直至天明。 2. 响出云根岩壑动,幽通梵力鬼神惊。 - “响出云根”指声音从云端传来,显得非常悠扬。 - “岩壑动”描述岩石因钟声而颤动的景象。 -
这首诗是瞿老师来访,作者在描写他们相见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隐几何人问鹖冠,忽来仙舫系渔竿。 - "隐几何人":询问隐居者是谁。 - "问鹖冠":指的是有人询问翟(古代的一种鸟)的帽子,这是古代读书人的一种装束。 - "忽来仙舫":突然到来如同神仙一样的船。 - "系渔竿":把鱼竿系在船上。渔竿通常用来捕鱼的工具。 2. 逢迎止觉儿童朴,粗粝犹堪长者餐。 - "逢迎"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以及鉴赏评价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要求对每一字词进行解释。 “同包惊张九临过友人村斋”:同包惊张九是诗人朋友的姓名。临过:经过。这句意思是说诗人和朋友一同来到他的村舍。 “自鼓兰桡问药房”:诗人自驾船来拜访老朋友。兰桡:用木兰香木做的船桨(代指船)。问:访问。这句意思是说诗人亲自驾着船去拜访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