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人甘自老墙东,闲卧绳床数落红。
蜂出暖沾桃叶露,燕归轻倚楝花风。
直钩作钓终何得,壤室编蓬可送穷。
赖有潜夫能枉讯,应怜潘鬓已衰翁。
诗句如下:
畏人甘自老墙东,闲卧绳床数落红。
蜂出暖沾桃叶露,燕归轻倚楝花风。
直钩作钓终何得,壤室编蓬可送穷。
赖有潜夫能枉讯,应怜潘鬓已衰翁。
译文:我害怕被人嘲笑,宁愿孤独地老去在墙壁的一隅,懒洋洋地躺着,数落着凋零的花瓣。蜜蜂飞出来,温暖地沾湿了桃花的叶子上的露水;燕子归来,轻盈地依偎在楝树的花枝上,吹动着风。我像渔者一样执着地追求理想,却始终得不到回报;就像在贫贱中编织蓬草来打发贫穷的生活。幸好还有贤明的朋友时常慰问,我应该为我的衰老而感到怜悯。
赏析:这首诗是朱鹤龄在清初时期所作,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诗中的“畏人甘自老墙东”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逃避的态度,他选择在角落里默默忍受,不愿被世界所打扰。这种消极的心态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蜂出暖沾桃叶露”和“燕归轻倚楝花风”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画面,但诗人的内心却是寒冷和孤独的。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诗中还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将自己的生活状态比作渔者的执着追求和贫贱生活中的编织蓬草,这些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助。最后一句“赖有潜夫能枉讯,应怜潘鬓已衰翁”,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妥协,也是对自己年老体衰的一种哀叹。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抗争,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现状和心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