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龄
霜叶重重合翠微,石苔行迹尚依稀。 身逃谷口名仍在,赋就甘泉世已非。 书带漫随寒烧尽,薜帷俄逐水烟飞。 白莲耆旧多凋谢,更与何人共钓矶。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诗句释义与赏析 霜叶重重合翠微,石苔行迹尚依稀。 霜降之后,树叶上堆积了一层又一层的霜,它们紧密地覆盖着整个山野,仿佛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绿色外衣。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山间小径旁的石苔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虽然已经模糊不清
这首诗是唐代李峤的《赠侯大将军》。下面逐句解释: - 斫地悲歌抚剑镡(zhǎn),种瓜仍自选云岑(cén)。 - 译文:他在地上砍地,悲伤地歌唱,抚摸着剑柄。选择在云中高耸的山上种植瓜。 - 注释:斫(zhá):砍、削。镡(tān):剑柄。种瓜:指播种。云岑:指高山。 - 门临大泽龙吟发(lín),枕对孤峰鹿径深(qīn)。 - 译文:门户面对着广阔的沼泽,好像龙在吟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1. 万顷飞澜涌啸台,诸峰历历泛青来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万顷"意味着广阔的水面,"飞澜"则形容波浪翻滚的样子,"涌啸台"可能指的是某个有名胜古迹的地方,如古代文人雅士常去吟诗作画的亭台。"诸峰"指的是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历历"形容山峰清晰可见。"泛青"意味着山峰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青色
【注释】 1. 素娥:嫦娥。应怯:似乎感到寒冷。羽衣:指仙女的衣服。轻:薄,透明。风庭摵叶飞声急:秋风中树枝摇曳发出急促的声响。摵:风吹树叶的声音。2. 霜树惊鸦散影明:树上积雪使鸦惊飞四处,树影显得格外明亮。3. 皎透晶屏灯失焰:明亮的灯光照到水晶屏风上,使得屏风失去了光泽。4. 凉侵玉枕梦难成:凉气侵袭着枕头,使得人难以入睡进入梦乡。5. 碧空万里同含思
【注释】 1. 墙东隐:顾彦先隐居的地方。 2. 高斋:高大的书房或书斋。 3. 素业:指顾彦先一生的志向和追求。 4. 讲易:讲解《周易》。 5. 鸣琴:弹奏琴。 6. 衡门:古代的一种门,用横木做横梁,门上不加门扇。 7. 高树古垣:高大的树木和古老的城墙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顾季任的。诗人通过描绘顾季任的高斋、素业、讲易、鸣琴等行为,表达了对顾季任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宿虎丘山房 萧瑟凉生涧底松,隔林人语杂秋蛩。 亭留片石残霞映,剑去空潭碧藓封。 灯鸽不闻僧礼磬,幡幢惟见佛开容。 自经铁马笙歌歇,独对寒星候晓钟。 注释: 萧瑟:形容风吹的声音凄凉。 凉生:凉爽的感觉开始出现。 涧底松:山涧边的松树。 隔林:隔着树林。 人语:人说话的声音。 杂:和……混在一起。 秋蛩(qióng):秋天的蟋蟀,叫声哀婉。 亭:指寺庙中的亭子。 留:留下。 残霞
诗句:风来梧片气初凉,读罢南华隐石床。 译文:微风拂过梧桐树,带来一阵清凉,我在书房中静读《庄子》,仿佛置身于山间石床上。 注解:梧桐:指桐树,古人常用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南华:即《庄子》,古代道家哲学经典;南华隐石床:指在南华山下的石床静读《庄子》。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微风习习的夜晚,独自在书房中沉浸于《庄子》的宁静画面。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宁静,也体现了他对超脱世俗
【注释】百虑:各种忧虑。中宵:夜半。敝裘:破旧的皮衣。五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这里指深夜。兴会:兴致与情趣。冉冉:慢慢地。 【赏析】这是一首羁旅诗。首联写诗人因忧心忡忡而失眠,灯烛将尽,仍拥着那件破裘不释,表现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苦楚。颔联写诗人在孤寂寒冷的冬夜中,遥想千里之外的妻子,她是否也和我一样,在月寒花动的深夜里,独对着一盏孤灯,满怀愁绪?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与妻子天各一方,彼此音信断绝
【诗句解读】 踏尽溪云草径斜,乱烟茆屋野人家。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诗人沿着弯曲的山间小路,穿越茂密的竹林,来到了一座茅草屋顶的小屋前。这里的空气清新,阳光明媚,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竹间乳雀翻庭翠,槛外闲鱼蹴浪花。 在茅屋的旁边,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竹林中,几只小鸟在嬉戏,它们在庭院里翻飞,仿佛在欣赏着这片绿色的世界。而在屋外的栏杆外,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在波浪中跳跃
【注释】 落叶空庭积:落叶堆积在庭院里,堆积如山;积:积聚,堆积。 论交期孔李:指与好友孔融、祢衡等人的交往。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祢衡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期:希望、期盼。 得句忆羊何:得到好的句子时想起我是谁?羊何:指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这里用“羊”来代指他。 之子遥天末:你的远行就像天边的云彩。之子:指孔融。遥天末:遥远的地方。 西风卷白波:西风吹起波浪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