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注释】 暮归山色昏:黄昏时回家,山中景色昏暗。 濯足月在涧:在溪涧中洗脚,月光映照在溪水中。 衡门栖鹊定:衡门旁的栖息的鹊已经安静下来。 暗树流萤乱:夜晚树木丛中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妻孥候我至:妻子和孩子在门外等候。 明灯供蔬饭:明亮的灯光下摆上新鲜的蔬菜和米饭。 伫立松桂凉:站在松树和桂树荫下乘凉。 疏星隔河汉:稀疏的星辰隔着银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傍晚归家的情景
注释: 蟏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 蟏蛸(yǎn shāo)是一种小的蜘蛛,网是它的家当;蟋蟀在墙壁上鸣叫;穿着粗布衣服,连小腿都遮掩不住。 被褐(fù):穿粗布衣服,比喻贫苦的生活。 采薇:古代隐士所食之薇,指隐居生活。 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 一年到头都为饥饿寒冷而忧虑,巷子中没有车马走过的痕迹。 岂知旷达观,不以贫病迫。 哪里知道他们能够超然物外
【注释】 凉叶堕微风:秋天的叶子飘落在微风中。 秋山正萧爽:秋天的山林非常清寂、清爽。 天寒独鸟归:天气寒冷,只有一只鸟儿归巢。 日夕百蛩响:傍晚时各种虫鸣声响成一片。 偶从桂树招,遂有桃源想:偶尔经过桂花树,便生出归隐的遐思。 石磴阒无人:石阶上寂静无人。 山猿自来往:山中的猿猴来来往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独自行走在西山的路上的情景。他看到一片落叶飘落
【赏析】 刘禹锡的《题刘子长留耕图》是一首七古,诗中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画。画面上:原野上的春山远隔,门前流水淙淙,三忠先人的德泽庇荫着后代子孙,五亩荒田成了旧日生涯的归宿,小圃连着参天乔木,疏畦旁点缀着落花。在这幅画卷里,刘禹锡赞美农夫的生活,歌颂他们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抒发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首句“原隰春山远”,原野上春天里的山峦遥远;次句“门庐涧水斜”,门前的小溪流水潺潺
灵凤篇 鸣凤出丹穴,五采耀晴旭。 朝饮瑶池流,暮栖昆山木。 和声六律备,灵德百禽伏。 重华去已久,淳风何由复。 不闻夔乐谐,但复楚歌促。 梧枝霜不蕃,竹实冬未熟。 愧彼梁间燕,双双托华屋。 注释: 1. 鸣凤出丹穴: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出自丹穴,象征着尊贵和美好。 2. 五采耀晴旭:五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3. 朝饮瑶池流:早晨在瑶池饮水,瑶池是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注释】 慕荣:向往荣华富贵。非素心:不是出于本性。在野:隐居山林。甘自晦:乐于隐居。泉分九井注,门掩千峰对:泉水从九口井中流来,门前有千座山峦相对。犬吠秋草根,鹤鸣白云外;鸡啼闻早报,狗吠惊夜半:家犬在吠叫,听到秋草上落叶的声响,而仙鹤却飞在高远的云层之上,发出悠扬的鸣声。茅檐有浊醪,田翁夜相会:茅屋旁边有浑浊的酒液,村夫老翁夜晚在一起饮酒作乐,畅叙友情。 【赏析】 《在野》一诗是写隐逸之怀的
【注释】: 夜寒:夜晚寒冷。 敢叹:怎敢感叹。 卧如弓:形容身体僵硬,不能动弹。 傍:靠近。 榾柮红:点燃了的炭火。 童子:童仆或仆人。 白:指雪。 琼玖:美玉。 赈诗穷:指救济贫困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是其“和云松雪”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个冬夜,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身体僵硬不能动弹,只能躺在冰冷的床榻上,看着门外飘洒的大雪,内心感慨万千。此时
【注释】 梅花:即腊梅,一种冬春间开花的植物。腊将残:腊月将近结束时。几度吟诗倚暮寒:几次倚着暮色中的寒冷吟诗。蹇驴:跛足的驴。孟老: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一鞭风雪正漫漫:指孟浩然乘着蹇驴,背着行囊,在漫漫风雪中行走。 【赏析】 此为五言律诗,首联写梅花开遍,冬去春来;颔联写自己多次倚着暮色中的寒冷吟诗;颈联写孟浩然骑著跛足的驴子,在茫茫风雪之中行进;末联则写孟浩然一路行吟,踏雪而行的艰辛
【解析】 “积流会澄川,浮沙亘长洲”的意思是:江水汇聚成河,汇流到澄清的河流中,沙滩连绵不断,覆盖在长洲上。“斯人亦何为,乐哉以优游”的意思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还要苦苦奔波呢?还是悠哉游哉地生活吧。 【答案】 译文:江水汇聚成河,汇流到澄清的河流中,沙滩连绵不断,覆盖在长洲上。渔樵自成村,桑麻翳榛丘。犬吠林巷深,鸟鸣田舍幽。落日负耒归,凉飙荡轻舟。斯人亦何为,乐哉以优游。羁怀迫道路,怅望徒淹留。
这首诗是杜甫对当时诗坛的批评和自己的自许之作。他以云松雪中十绝来表达自己的创作风格,认为他的诗歌清新、有神韵,而不像当时的一些诗人的作品那样浅薄。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群贤诗语斗清新,白战何人笔有神。 - “群贤”:指众多才华横溢的诗人。 - “诗语”:诗歌中的用语和意境。 - “斗清新”:竞争清新。 - “白战”:这里指的是用白纸作战场,即比喻诗歌创作的过程。 - “笔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