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这首诗描绘了王仲文监税临清阁的壮丽景色,并抒发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的第一句“官阁临清背市廛”,描述了一座高大的官阁矗立在清河岸边,背对着繁忙的市镇,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这里的“临清”指的是临清县,是黄河入海的地方,也是运河的重要节点之一,因此这里的风景非常优美。 第二句“司征馀暇思飘然”,描绘了王仲文在忙碌之余,心情变得轻松自在,就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一样
《春雪》是元代诗人蓝仁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大雪纷飞、江水清冽、柳絮轻舞等自然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大雪自来南地少”:指南方地区因气候湿润而很少下大雪,与北方相比,南方冬季相对温和。 2. “腊前春后苦寒生”:腊月(农历十二月)前后,春季来临之际,天气变得异常寒冷。 3. “江清已压渔舟重”:由于河水清澈见底,连漂浮的渔舟都显得异常沉重。 4. “风逆还随柳絮轻”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天冒雪而行时所作的,他乘坐的篮舆被雪覆盖,与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月光明亮,照亮了山峦。他仿佛看到了从栈道经过西边的山峰,又仿佛听到了飞沙越过北京的声音。他看着那些支撑着重物的大树,听着寒冷中野猿的叫声,感受到了深深的宁静。他在窗前烹煮茶水,写下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译文: 再次前韵 租用篮舆冒着雪前行,林峦相映月华明。 应同栈道经西岭,又似飞沙抵北京。
《雪中偶成》 背郭茅堂早闭门,天寒独恋缊袍温。 琴书散漫无宾客,稼穑艰难有子孙。 竹杖稍能扶病力,梅花强欲恼吟魂。 蹇驴踏雪如堪借,行尽江南数里村。 释义:在背对着城郭的茅屋前早早地关上了门,天气寒冷,我独自留恋着那温暖的缊袍。虽然琴书被乱放得到处都是,没有客人来拜访;但农事劳作艰辛,却仍有子孙繁衍生息。拄着竹杖,勉强可以支撑身体,行走困难;梅花盛开,想要用它来刺激自己,唤醒内心的诗性
【注释】 累累丘墓:指累累如丘的坟墓。西原:指墓地所在地,泛指墓地。青黄:树木初生与老熟之色。自累:自受牵连、拖累。野花:山野里的小草和野花。红白:指野花的颜色。种桃遁世:隐居不问世事。辟榖:指吃谷子,即不吃五谷杂粮以求长生。蓍龟:古代占卜工具,用蓍草或龟甲占卜吉凶。倚伏:犹言兴衰盛衰。眼中海水换桑田:比喻世事变化无常,沧海变作桑田。 【赏析一】 首联:“累累丘墓扫西原,寒食清明又一年。”
【注释】 1. 高阁临江户牖开:高高的楼阁面临长江,窗户敞开。户牖,指门和窗子。 2. 儿童欢喜故人来:孩子们因为久别的朋友回来了而高兴。 3. 不知天际孤帆到:不知道天边驶来的是一只孤独的船。 4. 祗讶山阴短棹回:只惊讶山阴(地名)的船桨划动的声音。 5. 雪冻白鱼初上钓,天寒绿蚁自添杯:冬天里鱼儿在结冰的水面上被冻结了,刚有人去打它上来时,它又重新回到冰块中;冬天里,人们喝着酒时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 山中岁晚雪迷漫,瓮牖前头失翠峦。 剪水应愁南浦浅,飞花乱逐北风寒。 明年已卜丰年瑞,旧俗相传瘴疠安。 空向茅檐堆几处,老眸无复映书看。 注释: 1. 山中岁晚雪迷漫:山中岁月渐晚,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2. 瓮牖前头失翠峦:在简陋的瓮形窗户前,原本翠绿的山峰变得模糊不清。 3. 剪水应愁南浦浅:如同剪刀般锐利的江水,因南浦的河流变浅而感到忧愁。 4. 飞花乱逐北风寒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次云松留别韵 为客山中未浃旬,分携相顾白头新。 长桥柳色霏微雨,空谷芝香浩荡春。 君意自宽犹惜别,我才无用付沉沦。 林泉爽气宜诗兴,应有新篇寄惠频。 逐句解释: 1. 次云松留别韵:这是题目,意味着作者以“松”为主题创作了一首诗。 2. 为客山中未浃旬:意为作为客人居住在深山之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时间还不到一个月。 3. 分携相顾白头新:指在离别之时,两人相视而笑
解析: - 诗句解释: - “西风片雨过林塘,对月还疑在故乡。”:西风吹过树林,带来细雨,穿过林间小路,我对着月亮,仿佛回到了故乡。 - “灏气平分清夜永,微云不动碧天长。”:天空中的浩渺之气和明亮的月光共同照亮了整个夜晚,而那微动的白云也显得如此平静,使得广阔的天空显得更加漫长。 - “持杯且共寒蟾醉,捣药何劳白兔忙。”:举起酒杯与明月共饮,仿佛沉醉在月光之中;为何要忙碌地让玉兔捣药呢
这首诗的原文是: 素琴黄卷日相亲,不分名缰苦绊身。 万里山河非旧国,十年江汉尚迷津。 海门又送孤舟雨,辇路重趋两袖尘。 贺监乞归天亦许,鉴湖春水属闲人。 译文如下: 1. 素琴黄卷日相亲,不分名缰苦绊身。 素琴和黄卷在日间相互亲近,没有名利的羁绊困扰着自己。 2. 万里山河非旧国,十年江汉尚迷津。 万里江山并不是我的故土,十年来在江汉地区仍然感到迷茫。 3. 海门又送孤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