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注释】 卜隐:选择隐居。石村:山中的小村落。篘(zhù):过滤酒渣。柴门:草屋的木门。杜甫:唐朝著名诗人杜甫。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在唐末动乱时期写给友人兼善的一封信。全诗四联,首二句写友人隐居生活之安逸闲适;三、四两句写自己与友人共酌新诗之乐;五、六句写友人移栽竹笋松木之勤;尾句则以杜甫自比,表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故人卜隐依山市”意思是:老朋友选择隐居,依靠着山中市镇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野人扣户馈青精” - 这句描述了一位隐士或仙人拜访的情景。野人,指隐居山林的人,叩门表示求见。青精是草本植物,常用于药膳,这里可能是指用青精制作的美食来款待来宾。 - 注释:野人(隐居的人),叩户(敲门),馈青精(馈赠青精食品)。 - 赏析:此句展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状态,通过自然和简朴的生活展现诗人追求高洁品格的志向。 2. “自笑龙钟老鹤形” -
【注释】 花压春城:指花簇锦簇地盛开在京城。 山中令尹:指董德舆的家乡,位于山中,故称。 江上慈亲:对母亲或长辈的敬称,这里指的是母亲。 三山:指福州三山(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内三座山峰),为福州名胜之一,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董德舆并致书于三山诸友时所写,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时代忧患意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情感、语言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十年前识王长史”,诗人回忆与王叔善的交往。“驿舍题诗寄寂寥”表明了两人相识的经过:在一次旅途中,诗人在驿站的驿舍里给王叔善写了一首诗。“南北风尘音信断,东西岐路梦魂遥”写当时战乱频仍,南北隔绝,消息不通,彼此相隔遥远,相见不能相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闻道回辕宿武夷” 注释:听说你从京城返回,在武夷停留。 译文:听说你从京城回来了,你在武夷留宿。 2. “巾车晨出赴襟期” 注释:清晨,你乘坐轿子出门赴约。 译文:清晨,你坐轿出门去赴约。 3. “平安已验从龟吉” 注释:希望平安无事,就像占卜中吉祥的乌龟一样。 译文:希望一切都平安,就像占卜中的吉祥乌龟。 4. “进退谁言履虎危” 注释:进和退的选择
【注释】 1. 刘兰雪:即刘兰,诗人的朋友。 2. 故人出处本随缘:故人是指老朋友,出处指人的出处(出生地),本随缘是说顺其自然。 3. 近日清修拟学禅:近日打算学习禅宗。 4. 爱子早承兵印重:指儿子早些时间已承受军职。 5. 家先许佛灯传:指在家中已经接受了佛教的教导。 6. 长空澹澹云俱尽:长空广阔,云彩都消散了。 7. 清夜沈沈月正圆:夜色宁静,月亮圆满如盘。 8. 我亦东林同社客
【注释】 寄云松昆仲:写给云松的兄弟(指诗人的朋友)。昆仲,这里指兄弟。 秋山摇落正堪悲,苍狗浮云事不知。 秋山:秋天的山林。摇落:凋零。苍狗浮云:喻世事变幻不定。 阅世只应贫可免,闭门真与病相宜。 阅世:经历世事。只应贫可免:只能贫穷才能免除。 闭门真与病相宜:闭门谢客,才与生病相宜。 坐依东壁看书倦,行过南园散药迟。 东壁:居室之东壁,即书斋东面的墙壁。南园:宅南边的园林。 南园
【注释】 1. 十年三上乞闲居:意思是说诗人已经多次请求辞官归隐。 2. 又说鸣驺向草庐:意思是说诗人再次表示自己愿意像巢父、许由一样隐居,不再出仕。 3. 尧代巢由终有托:意思是说在尧时代,巢父和许由都能找到自己的寄托,那么自己也应该有这样的能力。 4. 汉廷严马欲何如:意思是说汉朝的大臣们想要像汉武帝时期那样严刑峻法地对待许由,那么自己也不应该再这样做。 5. 苍生久待东山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把握诗中的意象;最后分析运用的手法。“穷乡渐老不趋时,短褐飘萧两鬓丝”,意思是在贫穷的山乡渐渐老了,不再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穿着破旧的布衣,两鬓已经斑白。“秋色黄花聊写兴,阳春白雪愧来诗”,意思是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到愉悦(以景抒情),但自己却惭愧于自己的诗句(以我观物)。 【答案】 (1) ①穷乡
注释: 二十年前知道你的姓名,殊方未能实现盍簪情。 偶逢幽径问衰病,自说公车召老成。 深谷良材须世用,高空健翮起秋清。 野人愿比支离木,只向山林送此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才华的赞美。 第一句“二十年前知姓名,殊方未遂盍簪情。”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相识已经过去很长时间,虽然身处异地,但彼此之间的友情并未因此而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