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采薇
山中忆吴如霞姊 帷灯映照着黑夜的被褥,涧水声中可以听到夜晚的居室。 天空静谧远去烟云摇曳,华彩云朵飞度流转的月亮。 幽静栖息也喜欢这样的心境,思念弟弟正患着首疾。 回忆昨夜寄出的远信,凄凄泪水盈满了书帙。 愁思一何滋长,少乐从是都结束。 虚室想象清宴之乐,蛾眉轻响落于清瑟之中。 何时能寄出新吟,安慰我内心像结。 译文: 帷灯在夜里照亮了被褥,溪流的声音中我听到了夜晚的房间。 天空一片宁静
晓起效徐陵体 春镜动春烟,春林绿半天。 帘低压枝卷,窗迥对禽眠。 书帐蝇弹纸,琴床风触弦。 辞衾惜香在,扫径待花蔫。 研墨污罗袖,看鱼落翠钿。 谁云厌长日,终是惜驰年。 注释: 1. 春镜动春烟:春天的镜子(比喻窗户)动了春天的烟雾。 2. 春林绿半天:春天的树林绿色覆盖了天空的大部分区域。 3. 帘低压枝卷:窗帘低垂,树枝被压弯。 4. 窗迥对禽眠:窗外景色遥远,鸟儿在窗前安静地睡着。 5.
诗句释义: 1. 日暮时分,碧空辽阔,视野尽头似乎有什么东西存在。 2. 云朵仿佛在痴痴地想着唱歌的样子,月光转过却只看到床上的尘土。 3. 草丛昏暗中露水凝结成迹,树影斜斜烟雾中摇曳着魂魄。 4. 在这幽静的地方你若不起,我哪里听得见你的哭泣声。 5. 可惜那些分香的美女,都没有人殉葬。 6. 这首诗通过描绘铜雀台的景色和历史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感叹以及对现实无奈情绪的抒发。
不眠 不眠虚静夜,忆别损清娱。 月芒生镜匣,露颗杂帘珠。 径坏转鲜叶,岩寒尚碧芜。 息檐唯旅燕,映树有垂蛛。 译文: 在寂静的夜晚,我无法入睡,因为思念离别让我感到悲伤和痛苦。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洒在镜匣上,而露珠散落在窗帘上。小径被树叶覆盖,显得更加鲜亮。山崖上的草木依然郁郁葱葱,但已经显得有些寒冷。只有燕子栖息在屋檐下,树上的蜘蛛正在织网。 赏析:
【注释】 山中作:在山中所作。抱瑟人:怀抱琴瑟的人,指隐居山林者。垂光:垂下的光辉,比喻月色。碧帘:绿色的帘子。明曲岩:月光照射到曲折的岩石上,形成明亮的光影。一片白云声:指泉水从山涧飞泻而下。隔烟泻:隔着云雾飞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山中时的作品。首句“夜松何蒙蒙”,描绘出深山之中,夜幕降临,松林笼罩着朦胧的夜色,给人以幽静、神秘的感觉。接着第二句“月小飞不起”,诗人用拟人的手法
【注释】 君:这里指诗人的爱人。两瘦不相识:指两人久别之后,形同陌路,互不相识。炯心如流丹,掬赠焉可得:指爱意如流水般地流淌在心头,但又不能亲手送给所爱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相思之苦的抒情诗。首二句写久别重逢后,双方因生疏而感到别扭。“自君之出矣”是说自从你离去以后,我和你之间就变得陌生了。“不相识”既指彼此之间的陌生,也暗示着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律。诗人回忆了与弟妇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弟妇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明丽,情感真挚深沉。 首联“日华生曲沼,昨梦去东轩”,写自己早起看到院子里池塘里的荷花盛开,昨晚做的梦是去了庭院的东轩。这两句以景起兴,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颔联“露雨出深草,禽花杂一园”,描写了清晨时露珠和雨水从草丛里冒出来,各种鸟类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燕燕于飞 燕,即燕子的简称。 于,在这里是“在”的意思。 流光何晖晖,晖晖乱春目。 流光:指光阴易逝。 晖晖:光明灿烂的样子。 乱春目:使春天的眼睛都变得明亮了。形容阳光明媚。 独燕衔愁来,悬空飞落池渌。 衔愁:衔,吞食;愁,忧愁。 悬空:高挂在天空中或从高空落下。 池渌:清澈的水池。 多情:感情丰富的。 堂空复孤惊,羽丰离其窠。 堂空:屋子空无一人。 复:又。 孤惊:感到孤单而吃惊。
【注释】 雁小过楼迷:雁儿太小,掠过了高高的楼阁。雁,指大雁。 流云复满溪:飘浮的云朵又布满了溪水。 萝蒙:用藤蔓覆盖。月,这里指月亮。 竹比已开扉:竹子已经长出了门扇一样的叶片。 蜡照怜妆损:用烛光照着,怜惜地看那被烛光烧坏的妆容。 虫吟识梦离:听到蟋蟀的叫声,知道是别离之时。虫吟,以虫声来表达离别的情绪。 旅魂宵不定:漂泊在外的游子魂魄在夜晚总是不安定。旅魂,指漂泊在外的游子或在外流浪的人。
回文 壁上虫笺旧,炉香近帐纱。 石幽和瑟冷,衣薄引衾加。 隔院过蜂蝶,分窗对竹花。 席长横帙乱,帘侧挂枝斜。 客思愁来晚,林空满立鸦。 译文: 在墙上的纸条上,虫咬的痕迹已经模糊不清,炉子旁边的香气似乎也随风飘散到帐纱之中。 石头上的洞穴深邃而安静,仿佛能听见和瑟的声音在冷冷的空气中回荡,我不禁感到一丝丝寒冷。 衣服穿得单薄,我忍不住去拉开被子,想要取暖。 隔着院子可以看到蜜蜂和蝴蝶在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