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诗歌要从内容、语言和形式三个方面去把握,从内容上看,重点注意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从语言形式上看,应关注作者运用的技巧,从思想情感上来说要结合诗句分析。 “跋涉双洋任太虚,尘氛越国好删除”,首句是说,在台湾,我像游侠一样,纵横于大海与大陆之间,任凭自己的抱负自由发展,不受任何束缚。“跋涉”“任太虚”,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旅途的畅快淋漓之情
【注释】 翘首:抬着头。湖天:指西湖。侈胜游:尽情欣赏。东郊:即杭州的东面,西湖所在之地。三时:指春夏秋冬三季。接:相承。一水:指西湖的水。雨露:喻雨水。苍松:青松。团鹤盖:像云朵一样团团簇拥在苍松上。影坠明月浴珠毬:形容月亮倒映在湖水中,如明珠般滚动。野夫:诗人自称。盘姗:缓慢而从容地行走的样子。泛扁舟:乘扁舟泛行。 【赏析】 《东湖即景》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西湖之美
东湖即景 一苇舟行游兴阑,锦鳞磅礡共垂竿。 萍依泽畔岸连袂,星覆津头矶戴冠。 妆牖云斜梳曲鬓,烟波日落镜悬盘。 东湖今作西湖赏,也许骚人极目看。 注释: 1. 一苇舟行游兴阑:形容乘坐小舟在湖面上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已经达到了尽头。 2. 锦鳞磅礡共垂竿:描述湖中鱼儿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悠闲地游弋,与垂钓者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3. 萍依泽畔岸连袂:描绘了岸边的荷叶如同衣服一般,一片片相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台湾八景》。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其注释: 1. 大观轮奂宜 - 描述的是台湾的大观楼,这座楼雄伟壮丽,建筑精美。 2. 游屐自委蛇 - “履”指鞋子,“屐”是一种古代的一种凉鞋;这里比喻行走在台湾的美丽景色中,如同漫步一般自在。 3. 香坐乐章进 - 描述了在台湾享受音乐和美食的场景。 4. 梅开宫漏迟 - “宫漏”是指古代宫廷中的计时工具
注释: 五更时狂风肆虐,大海汹涌澎湃。 船只在波涛中颠簸难行,渔火错落闪烁。 蛟龙在水面吞食星辰,凤凰山头遁走太阳。 波浪涌入鹿门,尚未停息,一层又一层的滩涂。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海上风浪的诗句,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将海上风浪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五更飓发肆狂澜”,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海上风浪在五更时分突然发作,掀起狂澜的情景。第二句“险阻百千客棹难”,则进一步描绘了海上风浪的恶劣程度
东方悬太阳,丸子见重洋。 水曲腾波势,天池跃曙光。 丽形能破雾,艳色出扶桑。 一望沧溟远,珊瑚灿晓妆。 译文: 在台湾东海岸的日落时分,太阳如同一颗巨大的丸子悬挂在天空中,照耀着辽阔的海洋。海浪翻滚着,波浪起伏如龙,宛如一幅壮观的水墨画卷。天边的曙光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跃动在海面之上,为海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东海岸的壮丽景色。首句“东方悬太阳
这首诗描述了台湾的八景。下面是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 第1句:“极眸赏屿西,艳冶彩云迷。” - 注释:极目远眺,欣赏岛屿的西面,绚丽多彩的彩云令人陶醉。 - 译文:极目远眺,欣赏岛屿的西面,绚丽多彩的彩云令人陶醉。 - 第2句:“丹气四时播,红颜一笔题。” - 注释:丹气一年四季不断散发,红色的容颜就像用笔墨勾勒出来的。 - 译文:丹气一年四季不断散发,红色的容颜就像用笔墨勾勒出来的。
台湾八景 形胜蔚崔巍,登高望九垓。 三时先月得,七宝避风催。 宦困称颜骨,名成笑陆才。 澄清惟此景,耸立素怀开。 注释: - 形胜蔚崔巍:形容台湾的地形地势壮观雄伟。 - 登高望九垓:登上高处,可以远眺到九垓之外。 - 三时先月得:指四季中,秋季收获最早。 - 七宝避风催:用七宝装饰的东西可以抵御风的威胁。 - 宦困称颜骨:形容在官场上遭遇困难,如同颜回(孔子的学生)那样坚韧不拔。 -
东湖即景 东流妩媚好逍遥,春树斜横佳致饶。 十里潭光天际映,四时野色水中描。 竹枝蔓衍拖青带,霓影纷披漾采桥。 万户灯红居似织,湾波岸上看莺娇。 【注释】 东流妩媚:东流的水妩媚动人。 逍遥:自在悠闲。 春树斜横:春天里树木斜着生长,形态优美。 佳致饶:美好的景色很多。 十里:指水波荡漾的十里长堤。 潭光:指水色。 霓影纷披:彩虹的影子在水面上飘洒。 霓:彩虹。 纷披:众多散乱。 漾采桥
这首诗的原文是: 冰壶九曲通,粉队市郊同。 鸡声闻社北,笼影照墙东。 藕丝垂地上,玉屑落天中。 柳絮随风起,清肌赏太空。 译文: 冰壶九曲通,粉队市郊同。 冰壶:指冰壶秋夜月,九曲:形容曲折蜿蜒。 粉队:指花团锦簇的花朵。 鸡声闻社北,笼影照墙东。 鸡声:指公鸡打鸣的声音。 社北:古代农村在社日有祭祀活动,所以称社北为“社北”。 藕丝垂地上,玉屑落天中。 藕丝:指藕丝般细长的丝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