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澍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译文: 九江像长发一样流向浔阳,彭蠡湖势如排山倒海般欲压南昌城。太清元气每日相互撞击,东南忽然开裂天地苍茫。 天垂地尽涛声去,有客登高独延顾。日出唯看蹴浪浮,云飞不到开帆处。 昨夜秋风来楚关,数声哀雁浮云间。望湖亭上流连目送,片片飞入康郎山。 眼中浩荡迷旧国,一叶飘然作孤客。波神仿佛解我怀,三日送我吴城来。 匡君五老亦相笑,问君远游何日回。吁嗟乎,祢衡踯躅鹦鹉洲
游平山堂 扬州二月天始晴,蜀冈连绵春色生。 山梅向暖红欲破,千折百折随人行。 花源隔村辨花坞,翠阁朱阑不知路。 冶春裙屐多少年,醉拂银鞍柳边去。} 《游平山堂》是清代诗人易佩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1. 诗句释义: - “扬州二月天始晴”:描述了扬州在二月天气开始转晴的情景。 - “蜀冈连绵春色生”:指蜀冈地区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丽,生机勃勃。 - “山梅向暖红欲破”
这首诗是王维的《感怀》。 诗句释义 1. 阮公识最密,至慎似埋照。 - “阮公”指阮籍,一个著名的诗人和哲学家,以其深遂的诗作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著称。“识最密”表示阮籍的思想和见识极为深邃。 - “至慎”表示极度谨慎。 - “如埋照”比喻阮籍的行为和思想像藏在土里的光亮一样隐秘而珍贵。 2. 登高怀永叹,旷观托长啸。 - 登高远望时,常常引发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 “长啸”是一种深沉的
【解析】 题干是“感怀”。此诗作于诗人任河南府司法参军时,因遭贬谪而作。 第一句“西京重功名”,点明地点与时间,西京指长安;第二句“节操久不舒”,写自己久居西京,但内心郁结难舒,意在言外,表现了诗人的失意之情。 第三句“卫霍事权富”,卫青、霍去病都是西汉名将,曾大破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此处用他们来比喻那些权贵们,意在说明这些人也和卫霍一样有权势,但内心却不舒畅,表现了诗人对权贵们的不满。
诗名:湖船杂吟 迢迢帆影水云间,估客乘流意自闲。 行到南康须刮目,浔阳门外见庐山。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迢迢帆影水云间: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此处用以形容远处模糊的帆影和水天相接的景象。 - 帆影:指船上的帆,随着水波轻轻摇曳。 - 水云间:描绘了一幅江上船只与天空云彩交错的图景,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广阔的视觉效果。 - 诗意:诗人通过描绘远方朦胧的帆影和宁静的水天一色
游平山堂 竹西月色最佳处,中有仙人吟旧句。 断崖流风五百年,一种消沈散烟雾。 醉翁逝后坡翁来,当时感慨何悠哉。 龙蛇粉壁今安在,如此佳游能几回。 注释: 游平山堂:游览平山堂。 竹西月色最佳处:月色最好的地方在竹林的西边。 中有仙人吟旧句:其中有仙人吟诵着旧时诗句。 断崖流风五百年:断崖上流传着五百年的风声。 一种消沈散烟雾:一股消沉消散的烟雾。 醉翁逝后坡翁来:醉翁逝去后,东坡来了。
注释: 1. 秋声渡江来,秋风满江水:秋天的声音从江这边传来,秋风把整个江水都吹得波涛滚滚。 2. 吹我浩荡心,一夕走千里:秋风把我的心胸吹得宽阔无边,好像一夜之间就走了千里路。 3. 千里共清秋,片心和月流:虽然相隔千里,但我们的心却如同明亮的月光一样,相互辉映。 4. 今宵水上月,照到乡园幽:今天晚上我在江上看到一轮明月,它的光芒照亮了我家乡的田园风光。 5. 乡园在何处,引入愁中路
江干偶咏 不觉新愁减带围,客舲犹系水边矶。 寒生昨夜初飘叶,秋在他乡听捣衣。 江介有风常北转,梦中无路却南归。 关情晓向亭皋望,芦荻萧萧雁更飞。 诗句翻译: 1. 不觉新愁减带围,客舲犹系水边矶。 "新愁"是作者的新近产生的愁绪,"带围"暗示这种忧愁像一条腰带一样紧紧缠在心上。"客舲"指的是船上的船舱,"系"意味着被系住,表示作者还留在原地未动。 2. 寒生昨夜初飘叶,秋在他乡听捣衣。
摇落江南秋复深,无端望远思沈沈。 江水摇落,秋天又深了,我不禁遥想远方的亲人,心情沉郁难解。 河桥梦入千家雨,泽国寒生一夜砧。 我在梦中穿越河桥,看到千万人家都被细雨笼罩,泽国寒冷,一夜的砧声让人心酸。 公子蘅兰伤楚佩,美人刀剪送秋心。 公子因为怀念故乡,而把佩戴的蘅草当作楚地的特产;美人也为了思念远方的亲人,而用刀剪裁出了秋天的心情。 芳洲日夕孤鸿起,欲采瑶华怨不禁。 夕阳西下
【注释】 溪行杂咏:作者在旅途中,因景抒情,写下的一组描写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七言律诗。 露冷烟深:形容夜色朦胧。 江树稀:指树木稀疏,暮霭沉沉。 孤舟夜泊:孤零零的小船晚上停泊在江边。 橹声微:摇桨的声音轻轻飘荡。 平沙江上:江边的沙滩。 寒芦:即芦苇,这里指长着芦苇的沙洲。 渚:水边小洲。 白雁飞:大雁在秋天到来之前先向南飞翔。 【译文】 夜幕降临,天色渐晚,江面雾气迷蒙,树木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