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考生对“助清还啜茗”,“辨味凭茶陆”,等进行赏析。鉴赏时,注意从诗中找出能反映诗人感情的词或句,指出其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首先看“助清还啜茗”,意思是说在清凉中品茶品味。这里的“清”字用得非常准确,是说茶水本身清澈透明,没有杂质。“啜”是喝的意思,“茗”指好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次曾德宣竹窗之韵》的原文和注释。 译文: 引导清凉的水从高处倾泻下来,培养了这美丽的身姿。 幽静啊窗户间,仿佛可以窥视到水中的鱼鳞。 有霜能单独留在这里,没有德行的人难以亲近。 听到过曾子风雅的声音,嗜好与现代人不同。 注释: 导:引导 清泠泉:清澈凉爽的水 育:培养 婵娟身:美丽的身影 幽哉:幽静啊 猗猗:形容枝叶繁茂的样子 窥:窥视、观察 鳞鳞:形容鱼鳞的样子
密云晚出的小团块,虽得一饼犹为丰。相对幽亭致清话,十三同事皆诗翁。 注释:密云晚出的龙井茶,虽只有一小片也足够丰盛了。我们坐在幽美的亭子里谈诗论文,都是擅长诗词的诗人。 译文: 密云晚出的茶,虽然只有一小块但已经足够美味。在美丽的亭子里我们谈论诗歌,都是善于写诗的人。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二 苍龙碾下想化去,但见白云生碧空。雨前含蓄气未散,乃知天贶谁能同。 注释:龙井茶被碾碎后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对东湖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七峰山下无尘客,方寸有能人未识。 - "七峰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峰或者地名,但在这个语境下,它可能象征着高远、清静的理想境界。"无尘客"指的是超脱世俗纷扰的人。"方寸"是心房的意思,"有能人"表示有人具有超凡的能力或智慧。整句的意思是说,在七峰山之下,有一位超然物外
陈莹中赴定远 秀发风神子也,想因尘果下栟榈。 一阶道在谁穷达,百里才多自卷舒。 北阙瞻言蝉静后,东山欢笑麦寒初。 便须养气观双剑,岂暇回头较一猪。 无事谩留工部句,有时闲落右军书。 汉荣楚辱人休问,且听弦歌出旧徐。 逐句释义: 1. 陈莹中赴定远:陈莹中即将前往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上任。 2. 秀发风神子也:陈莹中具有出众的才华和气质,如同风神一般飘逸。 3. 想因尘果下栟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相随山水里徘徊,兴未阑时慎勿催":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随着山山水水在湖边徘徊,兴致还没消的时候不要催促我离开。这里的“徘徊”是指漫步、徜徉的意思;“兴未阑”指的是兴致尚未减退。 2. "草草行厨随步去,匆匆渔艇趁船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匆忙地收拾行装跟着脚步走,然后匆匆忙忙地乘坐渔船回来。这里的“草草”形容匆忙的样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所作,内容如下: 内閤儒方集,先朝事不忘。 曝书开绮席,偃武敛牙璋。 签轴陈千古,金朱萃一堂。 日华窥鸟迹,冰艳照金觞。 已扫断简蠹,更增东壁光。 士高闲粹语,天近览幽香。 见博思唐库,恩新仰舜廊。 名山才向晓,振鹭已成行。 官职尘劳少,朋从语笑长。 但惭甘若醴,宁恨冷如浆。 小说诛弥漫,雄文荐炜煌。 培风谁有志,从此好南翔。 注释 1. 内閤儒方集
【注释】 顽虏:指敌人。 劳戎索:使敌军疲惫。 神机:指神奇的谋略。 鹰鹯:猛禽,比喻凶猛的敌人。 落清都:落在清平之地。 龙韬:《周礼》中的兵书,指兵法策略。 虎士:勇士。 蒙覆育:指天地养育万物,喻指朝廷的庇护和培养。 即看宣登版:不久就要公布名单了。 何烦禹泣辜:用不着像大禹那样流泪悲伤。 五凤:古代传说中的凤凰。元符:帝王诏书。 【译文】 敌虏疲惫来朝见,叶尚书用兵法定胜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第一句:“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 注释: 独自坐在夜晚,感觉如同白昼一样明亮和清晰。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中独自坐着,却感到如同白天一样的明亮和清晰的感觉。这种独特的体验可能是由于他的内心宁静或某种特殊的心境所致。 第二句:“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注释: 微风轻轻吹过,使得尘埃的痕迹变得不明显
信步 闲适无他事,优游有此身。 禽鱼窥物性,草木露天真。 静味祇独觉,幽香还自陈。 行云难问信,流水莫知因。 渔父偶相值,笑谈犹及秦。 译文: 悠闲自在,没有其他烦心事,只是优哉游哉地生活着。 鸟儿和鱼儿都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树木花草也展示着自然的真性情。 静心体会只能感受到独自的觉察,而幽香却能自行表达出来。 飘荡的云彩难以探询它的消息,潺潺的流水不知它的去处。 偶然遇到渔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