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在阅读了黄裳的《送翟司业赴南康(其一)》之后,我们可以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政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乌台章疏风霜劲”描绘了官员面对严峻的政治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的坚韧与不屈。在这里,“乌台”指的是北宋时期御史台所在地,是当时政治中心的象征,而“章疏”则指官员上奏的文书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访我京华岁已深”中“京华”即京都,诗人自指;第二句“化龙潭畔却相寻”中“龙潭”即龙王的居所,诗人自指;第三句“是空是色休排色”,意为“空”与“色”(佛家语)都不要执着,第四句“非佛非心且洗心”,意谓“佛”与“心”(佛教语)也不要执着;第五句“南望自生江上月”中“南望”即向南眺望,诗人遥想自己家乡的明月;第六句“西归谁了水中金”中的“西归”即向西归去
春日喜晴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阳光明媚,心情愉快。 天空晴朗,天气转暖,阳光明媚,心情愉快。 绿柳成荫,风和日丽,心情愉快,心情愉快。 红槛花光,落英缤纷,心情愉快,心情愉快。 云结阴容,瞬间散去,心情愉快,心情愉快。 蝶惊晴影,旋飞来去,心情愉快,心情愉快。 芳菲犹在,无多日,倚取韶光,作醉媒。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心情愉悦。首联写春天的天气转暖,阳光明媚,使人心情愉快
【注释】 荷华:荷花。 仙乡:神仙的住所。 上国:指朝廷,朝廷在古代称“中朝”,故称上国。这里指柴伯通要去的地方。 客路:客居在外的路。 松柏:指柴伯通,因为柴荣是后周太祖,柴伯通是他的儿子,所以此处用松柏比喻柴伯通。 传舍:驿站,古代传递文书的地方。 勤寄新诗:勤快地寄送新作的诗歌。 【赏析】 此诗写友人归去的离别之情,语言平易自然,感情诚挚深切。前四句描写送别的情景和感受
【译文】 故人闲适地行仙,林下邀谁共暮年。 把酒应思天际客,登楼俄上水南船。 懒看小吏呈朝报,静听高僧说世缘。 华发未输头上白,更期携手剑溪边。 注释: 1. 清退君章大夫:指作者的朋友。 2. 故人:旧友。 3. 闲适地行仙:悠闲自在地如同仙人一般。 4. 林下:树林之下。 5. 邀谁共暮年:邀请谁一起度过晚年。 6. 把酒应思天际客:拿着酒杯应对着天边远行的客人。 7. 登楼俄上水南船
诗句解析: 1. "杖屦相寻为爱山" - 描述了作者因喜爱山林而拄着杖,穿着鞋子去寻找。 2. "来朝山尽到林峦" - 表示作者已经游览了所有的山峰和树林。 3. "真源立己今犹古" - 意指真正的源头(自然)是永恒的,与古代一样。 4. "清气临人暑亦寒" - 描述清新的空气使人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感到凉爽。 5. "岩溜飞来春雨泻" - 形容山间溪流像春天的雨一样飞泻下来。 6.
【注释】国子先生:指翟司业。淳:质朴。神仙庐:指庐山,因传说东汉时仙人刘安炼丹于此,后人遂称此山为“神仙庐”。分符:古代分封诸侯王的玉制符节。父老乡中:指乡里。衣锦新:穿着华丽的衣服。画舸:彩船。烦襟:烦恼。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翟司业赴官南康时的盛况;颔联写翟司业在任所的政绩和民情之殷切;颈联写他离任时的情景;尾联以江水作比,赞颂了翟公的清正廉洁。全诗语言流畅,对仗工整
【解析】 此诗首联点题,颔联、颈联抒发了诗人的忧愁与思友之情。尾联写自己乘兴而去,准备作答以酬友人之意。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答案】 ①酬友人见寄:我得到了你的新诗,写下我的愁闷;②荆溪:即荆溪山。在今湖北当阳东北。③仙公:指仙人翁仲光。④清兴:指清爽愉快的兴致。⑤唱酬:指诗歌酬答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初秋偶作 - 火行金候两犹争: - 火行金候: 指农历七月,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天气逐渐转凉。 - 两犹争: 形容太阳和月亮(火与金)在天空中激烈竞争。 - 注释: 描述了一个初秋时节,太阳和月亮的较量景象,突出了季节的变化。 - 赏析: 通过使用“犹争”一词,增添了一种生动而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天空中的热烈竞争。 2. 扰扰蚊蝇自未平: - 扰扰蚊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逐句对诗进行具体分析,注意从内容、手法等角度作答。 首联:“懒散先生恐是仙,几时来上鉴湖船。”此联大意是:懒散先生恐怕是神仙,什么时候才上来我的船上呢?诗人以仙人自况,表明自己有超凡脱俗的胸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慕名利、高洁自守的精神风貌。 颔联:“水云共赏更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