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章疏风霜劲,璧水诗书日月闲。
万事自来如义命,一麾谁去得湖山。
尝闻讼少公庭下,但见闲多宴坐间。
明月几时随太守,香炉峰下看禅还。

在阅读了黄裳的《送翟司业赴南康(其一)》之后,我们可以从诗句中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情、政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乌台章疏风霜劲”描绘了官员面对严峻的政治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的坚韧与不屈。在这里,“乌台”指的是北宋时期御史台所在地,是当时政治中心的象征,而“章疏”则指官员上奏的文书,反映了黄裳所处时代的官场风貌。这句诗不仅表达了黄裳对朋友未来仕途的担忧,也体现了他对于坚持正义、不畏艰难险阻的人生态度。

“璧水诗书日月闲”以“璧水”代指朝廷,意味着即使面对繁忙的政治任务,诗人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这里的“诗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价值,而“日月闲”则表明时间的流逝并不妨碍诗人追求学问的脚步。这句诗透露出黄裳对于知识和文学的珍视,以及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万事自来如义命”一句,黄裳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宿命的理解。他认为,无论个人如何努力,许多事情的结果似乎都受到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控制。这种观点虽然带有无奈,但也体现了一种接受现实的态度。

最后两句“尝闻讼少公庭下,但见闲多宴坐间”,则是黄裳对友人未来生活的一种祝愿。这里的“讼少”暗示了希望翟司业在官场上能够减少纷争,而“闲多宴坐间”则表达了对友人闲暇时光的期待,希望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修养。

诗句中的“明月几时随太守,香炉峰下看禅还”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蕴含着对生活哲学的思考。这里,明月和香炉峰成为了陪伴和宁静的象征,寓意着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送翟司业赴南康(其一)》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友情、人生和政治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人生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