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注释】六祖传付偈颂 其七 初祖如意珠:佛性,是佛教修行者所追求的理想。舍利子,指释迦牟尼的遗物,象征佛性。 建立法身无二理:即通过禅定修行来达到对佛法的真正理解和领悟,这是修道者必须遵循的道理。 发明道果独为师:即以自己的智慧去发掘和理解佛法的本质和意义。 长养圣胎谁得旨:即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感悟,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六物名同实非异:即六祖认为所有的事物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泗洲颂 十数运行天与地,五气生成入无始。 混成惟一数相寻,十一观音生一体。 耳如目,听如视,通身是眼谁能计,观尽十方无巨细。 有时塔上耸人看,妙用无方乃馀事。 注释: 1. 十数运行天与地:指宇宙天地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 2. 五气生成入无始:指五行之气(金、木、水、火、土)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 3. 混成惟一数相寻:指宇宙万物都是混沌一团,只有一数(阴阳)相互联系着,不断演变。 4.
喧犬行 《喧犬行》,又称《犬吠行》,出自《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原题“汉李陵苏李使君作”,后人多认为是汉代苏武的诗作,因苏武字子卿。《乐府解题》曰:“此曲言为恶者不为人知,守善者不为人信;主人得善犬,则胜于高墉;有尧之民,则尧自守也。”这是一首讽刺诗,以咏叹狗来喻世态人心。诗人借咏狗,讽刺了当时社会上那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揭露了他们的伪善嘴脸。 御恶不御良(yù è bù yù
【注释】 悟桃轩:作者所居的楼阁名。 中无城市埃(āi灰):意谓心中不存杂念。 下有桃溪源:意谓身居桃花流水之旁。 灼灼发独见:意谓只有作者能发现其中之美。 冥冥从混元:意谓宇宙万物都由一个“混元”所生成。 俄忽遂出世:意谓忽然之间脱离了尘俗。 喜跃聊开尊:意谓高兴地举起酒杯,开怀畅饮。 且共众人看,迷悟休复论:意谓暂时把世俗的名利抛开,和众人一起欣赏这自然美景吧,至于是否能够超脱世俗
【注释】 1. 初祖:禅宗六祖之一,法号慧能。2. 万枝灯:比喻佛性广大如千枝之灯。3. 千江月:比喻佛性广大如千江之月。4. 一灯传:指禅宗从慧能(六祖)开始。5. 一月摄:指佛性如月亮般圆满无缺。6. 虚空:形容佛性的广阔无边。7. 祥光:佛家用语,表示吉祥和光明。8. 三千世界:指宇宙中的一切存在。9. 百亿化身:表示佛性能够化身为无数个不同的形态。10. 冷欺雪:形容佛性纯净、清凉。
这首诗的标题是《巧蛛行》,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柔丝转危檐,结网日初卯。 译文:柔软的蜘蛛丝在危险的边缘飞舞,编织着网,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 注释:危檐,指高高的屋檐,比喻危险的境地;结网,指捕捉昆虫;日初卯,指太阳刚刚升起。 2. 条理满腹中,万虑无一搅。 译文:蜘蛛心中充满了条理,所有的忧虑都没有扰乱。 注释:条理,这里指思维清晰、有序;万虑,指所有的忧虑
【注释】 懵:无知。 鹰行:指鹰的飞行。 两翅一展秋云高,两睛四顾秋林肃:意思是说鹰张开翅膀飞上高空,四下环顾着秋天的树林。 肝脑须臾厌其腹:意思是说鹰吞食猎物,很快便把猎物吃得只剩下了骨头和内脏。 韝(jiàn)上如何寄此身:意思是说鹰在笼子中不能自由地飞翔,它只好把身体寄托在笼中。 休夸豪气与精神:意思是说不要夸耀自己的勇猛和精神。 中陵自在无由乐:意思是说只有像狐狸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1. 通道三杯太和好,已同五气谁能到。 - 注释:通道三杯酒,味道非常好,已经达到了与自然共鸣的境界,但是谁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 赏析:诗人用三杯之酒比喻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同时,他也在表达自己的追求,希望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与自然共鸣的境界。 2.
【注释】 谢庄:南北朝诗人,字大宰、阳子。颜延之:南北朝文学家,字延年。吟:作诗。千里共明月,彼此惟月知。音信虽不闻,有月难为询。对月祇自恨,中夜还窥人。姝子想无寐,瞻望应敷陈。既然默默得心腑,那更徐徐入庭户。因笑延之题,殁为长不归。一息已云往,宁复为归期。稚子亦自晓,安用延之持。希逸辨既妄,徒泄延之非。两诗寓意□□好,云海沈沈杳无耗。红颜销尽那得闻,惟胜知之遇凶暴。 【赏析】
【注释】东山三题 其二: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中的第二首。现月亭: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市东。 译文:一轮明月将私欲驱除,让万条江河也沐浴着它的余晖。成道有本性,应物没有方寸。面对景物妄想要断绝,凭依高洁的人品,使黑夜更长。超然养源士,岂仅因为喜爱潇湘水土。赏析:陶渊明的诗歌,以写田园生活为主,但其中也有抒写人生感受和反映社会现实的篇章。这首诗就是一首反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