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潜
【注释】 破楚门:在杭州城西,为南宋时城门名。白公堤:即白堤。 双桨:船桨。 人家:住户。 花为市:以花卉为街市。 僧舍:僧人的住所。 弱柳:指垂柳。 好莺:黄莺。 讨春年少:追求春天的少年。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览西湖后的感受和心情。 开头一句“破楚门西更向西”,点明题旨,说明游踪是从西面开始。第二句是描写西湖风景的名句:“画船双桨白堤西”。白堤西接钱塘江边,湖中有小岛
【注释】 ①抑:同“抑”,压抑。堂:指宴会的正厅,也泛指宴会。 ②落莫:失意,不得意。返江滨:回到江南。 ③送客何堪:又有什么能送别你呢?何堪:怎能承受。 ④天下有情:普天之下,所有有情人。皆:都。惜别:珍惜离别。 ⑤坐间:指筵席之中。无语:无言以对。伤神:伤心、伤神。 ⑥卖花声歇:卖花人停止叫卖的声音,形容春尽。 ⑦闲深巷:寂静而幽深的小巷。 ⑧翠辇:皇帝的车乘。 ⑨朝来惟见绿阴新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流芳,创作于明代。诗中描绘了观音阁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一句“厜㕒峭壁耸云端,高阁千寻俯激湍”,描写了观音阁所在的山势陡峭,高耸入云,而观音阁本身则凌空而立,俯瞰着湍急的江水。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观音阁比作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既突出了观音阁的宏伟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观音阁所在位置的高度和险峻的自然条件的赞叹。
【注释】 雨泊(pó):在江边或湖边停船宿夜。 萧萧:风声。 蓬窗:草屋的窗户,形容简陋。 并入:一起进入。空江:宽阔的江面。 话雨:谈论风雨。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江南水乡的船上所写,诗人以舟中对雨的情景抒发了深沉的情感。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夜中的孤舟图景;颔联表达了十年来的变迁和沧桑之变;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尾联则把这种忧虑寄托于江上的风雨之中。此诗语言朴素平易,意境深远
注释: 过真州:经过真州。 扬州西去真州路,万树垂杨绕岸栽。 扬州往西通往真州的路,两岸上万棵树杨树环绕着河岸栽植。 野店酒香帆尽落,寒塘渔散鹭初回。 野外的酒馆里酒香四溢,船帆收起渔人纷纷离去,江中渔船散开,白鹭飞回。 晓风残月屯田墓,零露浮云魏帝台。 清晨的微风和残月映照在屯田墓上,飘浮的云彩和零落的露水点缀着魏帝台上。 此夕临江动离思,白沙亭畔笛声哀。 今夜面对长江触动离别的愁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重点诗句的含义,诗歌的情感和思想主旨;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审美情趣等。此首诗前四句写夜渡长江的景色,五、六两句写船行所见,尾联点出“夜”,以景结情。 【答案】 译文:江面上万里波涛闪耀着月光的明辉;船帆高挂,像十幅白布破浪前进
【注释】 巑(jiān)岏:形容高大陡峭。千笋:形容竹林茂密。古洞:指莲花洞。昼冥冥:白天昏暗,这里指白天光线不足。无家客:没有家的客人,即云游僧。石床:和尚打坐的石凳。休粮时:吃斋的时候。汲水:挑水。偶携瓶:偶然拿着瓶子去取水。掩扃(jīng):关闭门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为莲花洞的和尚写的一首赠诗。莲花洞在洛阳城北二十里,有“万松岭”。此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山居杂诗 焚身缘象齿,累俗为猪肝。 与世一无扰,始知天地宽。 译文: 烧掉身上的世俗,就像象牙一样纯洁; 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就像是猪一样的肝脏。 与世俗隔绝,不再被打扰,才能知道天地的宽广。 注释: 1. 焚身缘象齿:烧掉身上的世俗,就像象牙一样纯洁。焚身,指的是抛弃世俗的纷扰和束缚。象齿,指的是象牙,象征着纯洁和高贵。 2. 累俗为猪肝: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就像是猪一样的肝脏。累俗
【诗句解读】 平靖:平静安宁。这里指地势平坦开阔。 关:山间的隘路,关口。 荆豫分疆处,天然屹此关:荆和豫两州(今湖北、河南)的分野之地,自然地屹立着这座关隘。 断崖通一线,绝顶控千山:险要的山峰上,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可以通行,而顶峰却能控制着千山万壑。 地险风云壮,时清戍守闲:地势险峻,云起云落壮观;天气晴朗时,边关防守显得轻松闲适。 当年龙战日,飞鸟尚难还:当年战争时期,即使连飞鸟也难以返回
【注释】 果腹竟何事,萧然曳屐行。 萧然:悠闲自在的样子;曳屐:拖着木屐行走。 闲共白云往,步寻流水声。 闲:闲暇;步寻:漫步寻找。 墟烟凝雨重,耕犊负犁轻。 墟(xū)烟:村野的烟霭;耕犊:耕田的牛。 独立板桥望,春山面面横。 独立:独自站立。 板桥:用木板搭成的小桥。 面面横:连绵不断。 【译文】 吃饱肚子后还有什么烦心事呢?我悠闲地拖着木屐行走。 我与白云为伴漫步,聆听着溪水的潺潺流淌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