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
送万治斋都宪 巨大的水塘难以用一根苇子去舀,暂且放下簪笏去挥动马缰。 乌台的风霜岁月已使人变老,皇命如日月般长存。 卞氏之璞未雕难保其必售,楚王之弓暂时收起也非其亡。 世承恩泽君家显赫,咫尺天颜怎会轻易遗忘。 译文: 在巨大的水面上,难以用一根苇子去捞取,所以暂且放下簪笏,去挥动马缰。乌台的风霜岁月已经使我感到老去,但皇命如同永恒不变的日月一般长存。卞氏之璞还未雕刻,难以保证其价值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屏开晓日瑞光重,处处亭台面面峰。 - 屏开晓日瑞光重:屏风推开迎接清晨的阳光和吉祥的瑞兆(象征吉祥)。 - 处处亭台面面峰:每个亭子都能看到山峰,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观。 2. 境静戍楼闻画角,江寒渔艇散萍踪。 - 境静戍楼闻画角:在宁静的环境中听到远处传来的画角声。 - 江寒渔艇散萍踪:江水寒冷
这首诗由四句组成,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第一联:“疏英春满翠云庄”, - 解释:春天的花朵稀疏而洁白,如同云朵般轻盈,点缀在翠绿的山间。 - 关键词:疏英、春满、翠云、山庄 -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野景象,用“疏英”和“山庄”两个词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第二联:“清露猗猗静晚香。” - 解释:傍晚时分,露水轻轻滴落
【注】 ①国学:指国子监。宋代国子监是中央最高学府,设太学、律学、书学、算学等科。这里指太学。 ②造士:培养人材。 ③六馆:太学的六斋。汉代以六艺教授学生,故称。 ④鼓铎:古代教鞭和木铎,用以击节讽诵。 ⑤篑(kuì):盛土的竹器。 ⑥藏器:比喻人有才干。周身臭兰:比喻才能高洁。 ⑦昼漏声沉弦诵静:《晋书·乐志》:“漏尽不鸣,谓之晦;弦绝无声,谓之死。”昼漏声沉表示时间已晚。 ⑧凭轩小坐碧筠间
【解析】 此诗是黄生在南雍读书时,送别他的好友黄秀才归乡之作。全诗四句,第一二句写景,第三四句抒情,中间两句点明赠别的原因。“举业”,指科举考试。“紫清”,即紫宸,皇宫的美称。“数仞宫墙接紫清”一句暗用典故,《旧唐书·杨炯传》:“炯为文高绝,朔风振砂,一扫齐梁之绮丽,启汉魏之风骨。”“数仞宫墙接紫清”意谓:巍峨的宫殿与天相接,如同登上了紫禁城,表达了作者对黄秀才前途的美好祝愿。 【答案】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尤其是要准确把握重要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加以分析。本题中,“次严宗伯”即应和严羽;“钤山楼阁”,指位于杭州的楼阁;“恩戴丘峦千仞表”,意思是恩泽覆盖着层层高山;“典谟奥义”,意指古代圣君的教诲;“琬琰”是美玉的意思;“却忆南阳龙卧日”,意指想起当年自己读书时在南阳卧龙岗上读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祯卿所作的一首七言诗。全诗共八句,依次为:三朝法从旧词臣,璀灿天章宠锡频。函锦数重还自爱,籯金万镒底须珍。义方共羡诒谋远,旨授钦承御幄亲。清夜焚香效嵩祝,此生何幸际熙辰。 注释与赏析: - 首联“三朝法从旧词臣”,意为我等都是三朝的老词臣,即指在朝廷任职多年的官员。这里的“词臣”是指古代的文职官员,他们负责撰写诏令、文章等,因此被称为词臣。 - 颈联“函锦数重还自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和作用,最后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进行赏析。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提示选准诗句,同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显隐”的意思是显露和隐藏,指事物显现和隐蔽两个方面。“嘉谷”是好庄稼的意思
【注释】 玄冬:深冬。万木:千树万枝,形容树木众多。瓶菊:指插在瓶子里的菊花。暗香:指菊花散发出的香味。一段:指一段时光。夕宴:傍晚的宴会。红艳:指晚霞中映衬着的红花。老还劲:形容人的年纪虽然已大但精神仍然旺盛。醉乡:比喻快乐、舒适的境界。疏更斜:形容月亮从云层中出来时光线斜射的景象。荒径:荒芜的道路。魂蝶乱:指蝴蝶在空中飞舞,仿佛是在寻找落花的灵魂。夜深和月到天涯:形容夜色越来越浓
南国江山翠可怜,与君登眺意忘年。 南国:指南方。翠:青翠的草木颜色。怜:爱。指山色秀丽,令人喜爱。 与君登眺意忘年:与你一起登高眺望,忘却了年岁。 同心每恨论交晚,蹇(jiǎn)足谁云得步先。 同心:心意相通。蹇(jiǎn):脚跛(bì)。得步先:得到机会早。 两浙衣冠称世族,五更魂梦接英贤。 两浙:指浙江一带。衣冠:指有地位的人。称世族:被称作世家大族。五更:泛指深夜。魂梦:梦中魂灵。接英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