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造士厚予颜,太学尤惭造士艰。
才短范模资六馆,日长鼓铎肃三班。
为山数仞成于篑,藏器周身臭若兰。
昼漏声沉弦诵静,凭轩小坐碧筠间。

【注】

①国学:指国子监。宋代国子监是中央最高学府,设太学、律学、书学、算学等科。这里指太学。

②造士:培养人材。

③六馆:太学的六斋。汉代以六艺教授学生,故称。

④鼓铎:古代教鞭和木铎,用以击节讽诵。

⑤篑(kuì):盛土的竹器。

⑥藏器:比喻人有才干。周身臭兰:比喻才能高洁。

⑦昼漏声沉弦诵静:《晋书·乐志》:“漏尽不鸣,谓之晦;弦绝无声,谓之死。”昼漏声沉表示时间已晚。

⑧凭轩小坐碧筠间:倚着窗边的小桌,在翠绿的竹林中静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夜深时在幽静的庭院里读书的情景。首句“初署国学”,点明题画者身份。次句写自己到国学学习后,深感学习之不易。第三句“才短范模资六馆”,说自已资质浅陋,难以胜任国学的学习任务。第四句“日长鼓铎肃三班”,说自已每天忙于功课,无暇他顾。第五句“为山数仞成于篑”,“为山”比喻学问,“数仞”形容学问的深奥,“篑”是盛土的竹器,“成于篑”比喻学问尚未完成。第六句“藏器周身臭若兰”,说自己有才华,但还未被赏识。第七句“昼漏声沉弦诵静”,说白昼的钟声已经停息,而自己的诵读之声却还悠扬。第八句“凭轩小坐碧筠间”,说在清幽的庭院里静静地坐着。整首诗通过刻画学者夜深犹勤读的情景,表现了作者虚心求学的美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