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
【译文】 驻马坡前观虎踞,金陵都会兴龙处。共沐普天恩似雨。芳草渡。江边营垒人家住。 御柳映街笼翠雾,锦衣银甲青骢驭。文武百官班鹭立。呼好侣。军门献纳勤来去。 【注释】 ①驻马坡:在今南京市南郊的钟山之阴。《太平寰宇记》卷一○六引《吴录》云:“吴主孙皓所筑此台,一名驻马坡。”《舆地志》:“在上元县西南二里。” ②金陵:即南京,古称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③兴龙:兴盛如龙。 ④芳草渡
【注释】 鱼尾缕晴红:像鱼尾一样的红色丝带,指云。 缥渺水晶宫:形容天空中云彩如水晶一样晶莹剔透。 人在小桥东:站在桥的东边观赏景色。 丝柳:像丝一样的柳条。 晚风:傍晚吹来的风。 断霞飞练:指夕阳西下的晚霞如白色绢绸一般。 远烟凝紫:远处的烟像紫色一样凝聚在一起。 山势活如龙:山的形状像一条龙在活动。 浴罢倚长松:洗完澡靠在长长的松树上休息。 归鸟:归来的鸟儿。 【赏析】 此词描写晚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把握其意境。然后抓住意象进行赏析即可。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并重点把握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湿云宿树暗楼前”意思是:乌云笼罩着树木,天色阴沉,显得楼前一片昏暗。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译文】: 苍芸缃轴几周遭,身世占清高。风雨不飘摇。最相称先生一瓢。 鲲鹏海阔,鹪鹩枝上,各自遂逍遥。经史隽芳膏。似养翮,翱翔九霄。 【注释】: 苍芸缃轴:指古代的书册,用青色和黄色的丝帛制作。 缥缈(piāo miǎo):轻盈飘忽的样子。 风尘:世俗。 “鸥鹭忘机”:比喻人不受世俗污染,像鸥鹭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经史隽芳膏”:意思是说读经典史书就像涂上香膏,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滋养。
【注释】 龙:指江中的浪花。 爽籁:清新美妙的声音。 仙韶:美妙的音乐。 【赏析】 《松风》,词牌名,又名“玉楼春”“小梅花”。 上阕写景抒情。起句写潮涨,用“怪”字点醒。接着写月明,用“惊”字写出月光被潮水冲破的声响,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寂寞。下片以景结情,由琴罢鼓息到茶铛息沸,从一片奏仙韶到两耳洗烦嚣,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恬淡与超脱,最后归结为不要学陶渊明弃瓢去官,而要像古人那样在自然中寻找乐趣
注释:酒喝到尽,和着梦意起身登程,秋阴压得征鞍沉重。似华山峰头雪白的霜隼,禹门雷声中跃起的鲤鱼,丹山云雾间腾飞的凤凰。松窗滴露,煮泉术鼎,漉冰齑瓮。向金闺高步,羽林雄论,便写就、中兴颂。主将远提兵众。细评量、古人言动。太公韬略,萧何图籍,孔明擒纵。茗荚吹香,芝英产秀,荔支修贡。更此行、妙处访求贤俊,助明时用。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为寿青溪主者而作的一首词。词人借咏古来赞美青溪主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在省中夜宿,怀念着贺久孚。他看着庭院的树,听着秋声,看着明月,看着烛影,看着梧桐井,都充满了感情。 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对照: 金缕曲 · 夜宿省中有怀贺久孚 庭树秋声冷。夜迢迢、漏传银箭,月明华省。最惜稽山无贺老,短烛照人孤影。做好梦、又还惊醒。风透围屏青绫薄,且披衣、立傍梧桐井。兵卫肃,画廊静。 江湖聚散如萍梗。笑谈间、云霄蹑足,一鞭驰骋。万壑水晶天不夜
【注释】 伏日:指农历六月初的三伏天。 子病:小儿生病。 星河西转:指北斗星从东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暗示夜长。 【赏析】 《西江月·六月二十日初暑书事》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此词作于作者晚年,当时已年逾八旬。全词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上片主要写“六月”天气的变化和农事活动;下片主要写作者自己的处境与感受。 起句点明时间:“久雨相连伏日”,说明此时正值三伏天,且连日下雨。“太阳初变炎天”
诗句解析 - 水调歌头·九首送汪教授:这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一首词。题目“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九首”则表示这首词共由九个不同的部分构成。 - 皇天万物祖,生气本冲和:这句话表达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和本质。"皇天"指的是至高无上的天,"万物祖"指的是创造和养育万物的根源。"生气本冲和"则描述了宇宙间的生命力原本就是平和和顺的。 - 忍令古今天下,治少乱常多
【注释】 1. 寿:祝贺,称颂。 2. 双岫门:山名。在今江西德兴县东。 3. 明河:银河。 4. 长庚:金星。 5. 叠嶂:重叠的山峦。 6. 说芹:语出《论语·雍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用以比喻为学或做官。 7. 毡冷:《晋书·王坦之传》载,王坦之曾向人借了毡子取暖,后来归还时,毡子已冷,于是把毡子烧掉,并说:“我与此人无深交。”此处指王坦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