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写景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并表达了他依依不舍之情。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富有真情实感,充分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其一,首句写“海风”和“雨”,渲染了凄清、萧瑟的氛围,为送别作铺垫。“满山城”,写出了山城的壮阔。“蒲帆”,指小船上插有蒲草的布帆,借以表达送别的情调。“花落沙堤春草绿”一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象
暮坐偶成兼忆洪大 云冻长空万籁收,暮烟凝碧入层楼。 千林野树森霜气,半榻青灯冷月钩。 雁去诗成难寄远,夜寒酒薄不降愁。 故人一别无消息,回首燕台天际头。 译文: 我坐在家中无事可做,偶尔写下这首诗,同时想起了你。 天空中的云层凝结在了空中,所有的声响都消失了,只剩下暮色中的烟雾和碧蓝的天空。 周围的树木都被霜气覆盖,只有我的半榻上的青灯还在闪烁,映照出冷冷的月光。 我已经写了一首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这首诗的艺术形象,答题时要注意先指出艺术形象的类别,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指出这种形象所起的作用。
晓至赵北口 短烛烧残马暂停,渡头村舍户犹扃。 鸡声警露鸣高树,雁阵排空下远汀。 两岸芦花飞白雪,半湖秋水带寒星。 凭栏欲济无舟楫,目极遥山一抹青。 1. 注释: - 晓至:早晨到达。 - 赵北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是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 - 短烛:形容时间已经不早了,蜡烛也燃烧殆尽。 - 停:这里用作动词,意味着停止或停下。 - 渡头:渡口的地方。 - 村舍:指村落的居民房屋。
【注释】 途间:途中经过。洪稚存:名洪亮吉,字稚存,号礼山,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代诗人、学者。 乡关:家乡。迢递:遥远。 冀马南风鸟北枝: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的马匹,因在南方吹南风而向南飞;南来的鸟儿,因为北风吹过而向北飞行。比喻思乡情深,难以排遣。 嗟我:感叹词,我。 黄叶路:指道路两旁的黄树叶。古人有“秋风黄叶落”之语。 忆君:思念友人。同听白杨时:一同听到白杨萧萧之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感情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 翁仲:古代陵墓守卫石人。此诗为咏翁仲的。“翁仲”在陵园中守卫着帝王陵墓,形象高大威武,所以称“翁仲”。诗人借赞翁仲的形象,表达自己忠心耿耿、不屈不挠的精神。 剑佩衣冠恰俨然:形容翁仲仪表堂堂。昂藏尽日对苍烟:形容翁仲昂首挺胸,终日面对青烟缭绕的陵墓。 不言浑似三缄后:指翁仲不说话
舟中远望 极目青青麦陇齐,遥空山锁碧云低。 一天春水江豚拜,万树垂杨杜宇啼。 怪底愁心偏酒醉,缘何燕子入舟栖。 计来旬日才瓜步,未得扬帆日又西。 【注释】 ①舟:船。远望:远眺,眺望。 ②青青:茂盛的样子。 ③碧云:形容云色青绿。 ④拜:叩头。 ⑤垂杨:杨柳。 ⑥江豚(tún图吞):一种水生哺乳动物,形似河豚而小,皮有花纹,口大腹圆,善于游泳,常在江河中出没。此处指江中的海豚。 ⑦杜宇
暮雨初晴,天空碧蓝如洗,云朵渐渐消散,夕阳斜照在山头。 残云归去,碧空如洗,碧瓦笼罩着烟雾,夕照映红。 雨后的凉气袭来,深苑中的明月更显清冷,箫声吹响,穿透了小楼房。 我惭愧,燕市的千金骨,梦中萦绕吴门的半夜钟声。 好向人间求取玉斧,月亮已傍上广寒宫
【注释】 1. 谷城山下路苍苍:指谷城县的山路上,草木郁郁葱葱。 2. 独对高峰吊愤王:站在高高的山峰上,独自对着王陵发出哀悼之情。 3. 当日拔山矜意气:当年项羽力能扛大山,意气风发。 4. 只今残陇牧牛羊:如今的山坡上只剩下放牧的牛羊。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5. 风声悲似骓嘶月:风吹的声音就像马骓的嘶鸣一样凄惨悲伤。 6. 岚色寒犹剑吐芒:山色寒冷如同宝剑一样刺人的眼睛。 7.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此题要求考生结合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赏析其表达的情感。“落叶萧条万井秋”,万井,指众多的村庄;“寒鸦乱”是说乌鸦在苍烟古木间盘旋。“千里音书悲雁断”中的“悲雁断”是指鸿雁失群而归,故有悲愁之意。“十年踪迹感萍浮”“擎杯欲醉何曾醉”中“漂泊”“无定”表明诗人的心境。“擎杯欲醉何曾醉,惆怅西风独倚楼。”中“惆怅西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