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江中 镜里行人画里舟,篷窗深锁半江秋。 气吞巫峡三千里,声到蓬壶十二楼。 山隔天光迷两脚,日蒸霞影破云头。 布帆风利难停泊,未许金焦汗漫游。 注释: 1. 镜里行人画里舟:在镜子里看是行人,但在画中看则是船。 2. 篷窗深锁半江秋:船篷的窗户被深锁,窗外是一半秋天的景象。 3. 气吞巫峡三千里:气势可以吞没巫峡的三千里长。 4. 声到蓬壶十二楼:声音传到了蓬壶的十二层楼上。 5. 山隔天光迷两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此题要求考生结合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赏析其表达的情感。“落叶萧条万井秋”,万井,指众多的村庄;“寒鸦乱”是说乌鸦在苍烟古木间盘旋。“千里音书悲雁断”中的“悲雁断”是指鸿雁失群而归,故有悲愁之意。“十年踪迹感萍浮”“擎杯欲醉何曾醉”中“漂泊”“无定”表明诗人的心境。“擎杯欲醉何曾醉,惆怅西风独倚楼。”中“惆怅西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之情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孤亭的壮丽景象,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登辛峰亭(登上辛峰亭) - 描述诗人到达辛峰亭的情景,辛峰亭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或者是一个比喻,代表诗人所向往的地方。 2. 孤亭峭立压嵯峨(孤亭峭立,高耸入云) - 形容辛峰亭非常高大,直插云端。"峭立"表示陡峭而直立,"压嵯峨"意味着其高度足以压迫周围的山峦。 3. 尺五青霄近可摩(距离天空只有尺五的距离)
寒月 仙宇萧骚转玉绳,西风淅淅夜澄澄。 光飞碧瓦千家雪,影挂银河一片冰。 潮落海天秋气敛,烟销云汉露华凝。 嫦娥罢舞开妆镜,霜重霓裳力不胜。 注释: 1. 仙宇萧骚转玉绳:仙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萧骚,形容风吹动的声音;玉绳,星名,这里指月亮。 2. 西风淅淅夜澄澄:西风,秋风;淅淅,微风的声音;夜澄澄,夜晚明亮清澈。 3. 光飞碧瓦千家雪:光,月光;碧瓦,青绿色的瓦片;千家雪
夜坐 一天风雨暗雕檐,古鼎香残细细添。 官酿初开陶令酒,山园小熟戴公柑。 贪看菊影频移榻,为待蟾光不下𢅏。 谯鼓沈沈乡梦杳,客窗新韵几回拈。 注释: 1. 一天风雨暗雕檐:一天中,风雨交加,乌云密布,使得雕檐上的装饰物都显得暗淡。 2. 古鼎香残细细添:古鼎里残留的香气已经变得很淡,需要慢慢地再添加一些香料来增添香气。 3. 官酿初开陶令酒:官府酿造的酒刚开始开启
【注释】 为底天南信,愆期不似潮。 为:为何;愆(qiān),延误;似,像;潮:指书信。 离情看素月,清梦度寒宵。 离情:离别之情;看:瞧、望;素月:洁白的月亮;清梦:清冷的梦境。 时欲三冬暮,书仍万里遥。 时:当;三冬暮,即冬至日;书仍万里遥,即书信仍然要送到万里之外。 霞杯将介寿,应是忆东辽。 霞杯:指酒名。介寿,表示庆贺;东辽:指三弟公伟的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友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亡友的深切怀念。 “炉冶群言自一家,夜台萧索两年赊。”这里的关键词是“炉冶”和“萧索”。炉冶是古人炼丹的地方,也常用来比喻学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朋友在世时,他的学问如同炼丹一样,炉火纯青,无人能及。然而,现在他已经离开了人世,留下一片萧瑟的景象,仿佛已经过去了两年。 “古梅雅抱凭谁赏,宝剑寒芒空自嗟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前题答董均可:这是诗人为董均可所作的一首诗,题目是“前题答董均可”。 小阁清幽绕芰荷,生香十里漾层波。 小阁:小楼或亭子,这里指一个安静的地方。清幽:幽静。绕:围绕着。芰荷:菱角和荷叶,泛指荷花。生香十里漾层波:荷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香气弥漫了整个十里之广的区域,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波纹。
【注释】: 维摩室:即“维摩诘室”,指僧室。十笏宽:古代以笏为记事工具,一笏宽约三寸。此句形容僧房宽敞。 蕨薇:野菜,多生长于山野之中。留客意:留下客人的意思。故人欢:旧日的朋友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云净秋空碧,山深露气寒:天清云净,秋天的天空湛蓝而清澈;山林深处,清晨的露珠在空气中凝成一片片寒气。 老僧先入定:一个老和尚已经进入打坐的境界,进入了一种静谧的境界。 【赏析】: 首联:“暂借维摩室
水阁纳凉同董均可步管丈秋崖元韵 一泓秋涨半池荷,小榭临流起细波。 水气潜随花气散,蝉声远杂树声多。 残霞影落连朱槛,新霁烟深锁翠萝。 纳爽不知天竟晚,已看高阁转银河。 注释: 一泓:一汪 秋涨:秋天的水涨了 半池荷:一半的池塘上的荷叶 小榭:小亭子(榭) 起细波:泛起细小的波浪 水气:水蒸气 花气:花香 蝉声:蝉鸣声 树声:树叶声 残霞:夕阳的余晖 连朱槛:连接着红色的栏杆 新霁:雨过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