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注释】 怀芗坪三弟:写给在福建漳州的三弟。芗,地名;坪,平地。三弟名不详。 纸窗风瑟瑟:纸糊的窗户吹着飒飒的北风。瑟瑟,风声。 逼幕峭寒生:把帐幕紧紧裹住,感到峭厉的寒气。 中宵:半夜,深夜。 深关万里情:深深地牵挂着万里之外的人。 戍楼低晓月,画角动春城:守边的士兵站在楼头,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春天的晨曦中,城楼上响起号角声。戍楼,瞭望敌情的哨所;画角,古代军用乐器,其声音悠扬宛转如画。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夜晚降临,山岩谷壑间一片暮色。苍茫中道路分不清方向。乱鸦惊飞,夜树在叫;故鬼悲啸,秋坟在响。溪流广阔,寒渡迷失;山影朦胧,冻云封锁。野路无人问津,败叶纷纷飘落。 赏析: 首句“暝色生岩谷,苍茫路不分。”描绘了夜晚时分,山岩谷壑之间被暮色笼罩,显得模糊不清的景象。这里的“暝色”指的是夜色渐深,而“岩谷”则指那些深邃险峻、不易察觉的地方。这种景色给人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感觉
【解析】 本诗为送别诗,诗人与友人共叙离情,抒发了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离别时情景的感受。首联“尘事多羁累”,是说世俗之事使人感到束缚,因而产生离别之意。颔联点明时间,并说明诗人此时的心情:不放开酒杯来畅饮,怕影响朋友的兴致;不敲诗律细听,怕耽误与友的欢聚。颈联写夜深人静时,诗人在雪中漫步,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轮明月在寒光中显得格外皎洁,诗人不禁想起古人的名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诗句解释 1 “宵来大火流”:这句描述了夜晚时分的景象,暗示天象异常,如火流般壮观。 2. “节物动新愁”:指的是节日的气氛使得诗人感到新的忧愁。 3. “我自甘鸡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用武之地的无奈感受,如同鸡肋一样无用。 4. “人将笑虎头”:比喻他人可能会嘲笑自己(或自己的雄心壮志)。 5. “凉风生远树,残照下高楼”:描绘了傍晚时分,凉风拂过远处的树木,夕阳映照在高楼之上的景色。 6
【译文】: 高耸的山崖层层叠叠,凌空而立像玉屏风。 荒废的台上还有箭头般的石镞,断塔发出风铃声声。 这日春草生长,不知何年才能见到大星? 低回往复有无限深情,只有乱山依旧青翠。 注释: 又一律:诗篇的一种体裁,每四句为一韵,共八句成一首。 峭壁起层层,凌空倚玉屏:形容山势陡峭,山峰直入云霄,如同一座座屏风般耸立。 余石镞:指山壁上残留的箭形岩石。 断塔咽风铃:形容残破的寺庙塔楼中传出的风吹铃声
【注释】:坞(wù):山坞。扃(jiōng):关闭。沈:同“沉”。清旷:指心境开阔,无拘无束。 【赏析】:这首诗描写诗人清晨出行的情景。首联写诗人早起出门,鸡鸣声刚响,人家已经关上门窗,一片宁静;颔联写诗人抬头远望天光沉沉,水色苍苍,霜气扑面,一片寒冷;颈联写诗人放眼四顾,只见大野迷蒙,寒空闪烁着星星点点;末联点出诗人的心境,认为这种境界才是真正清旷的,所以再不怕劳累辛苦了
【注释】: 1. 焚膏(用烛火照明)嫌昼短,掩卷一镫凄。 2. 凝雪(积雪)侵窗白,寒星入户低。 3. 遣怀(寄托情怀),常觅酒,得句始拈(拿笔)题。 4. 沈(深)疏漏(古代计时器),栖鸡冻不啼。 【赏析】: 此诗写深夜读书的情景与感受。首联写读书时间之长;颔联以景结情,渲染了夜读书的氛围;颈联写因夜读而困倦,需要喝酒提神;尾联写深夜灯灭,鸡鸣不醒,突出了读书之苦。全诗语言朴素自然
【注释】晓起:早晨起床。披衣:穿好衣服。当户前:面对窗户。分曙色:分辨出晨光和天色。漠漠: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残月淡花影:残存的月亮映照着花朵的影子。晓风开柳烟:微风中飘动着柳树的烟雾,好像是在轻轻摇曳的柳枝。襟裾余爽气:衣襟袖口还带着清晨时凉飕飕的清气。徙倚:徘徊不定。萧然:凄凉空寂的样子。 【赏析】这是诗人清晨起床后所见到的景色而作的诗。首句写晨起,次句写开门,第三句写辨认日色
【注释】 杰阁:高大的楼阁。诸天:指天上诸神。壁月圆:壁立之月,圆如璧。涧光:山涧的月光。澄:清澈明净。万缘:一切烦恼妄想。非关灰木者:不是与草木有关的事物。寂灭学安禅:修行寂灭法而求得安宁。 【赏析】 这首诗写在双峰寺留宿时的感受。首句写寺庙的壮丽和夜晚的美景,二、三两句描绘了山光水色的美好景象,四、五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心静如水的情怀。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佛教“寂灭”理论的理解
注释:孙笠山说我的诗歌充满了山林之气,但山林也有别样的春天。 只愁悲大隐,未获养天真。 冷署分官席,炎涂逐俗尘。 自因寒素久,台阁岂同纶。 赏析:这是诗人写给友人孙笠山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首联“谓我山林气,山林别有春。”诗人开篇就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他认为自己的诗歌充满了山林之气,而山林之中也有别样的春天。这里“别有”一词,既表明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