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掌握诗歌内容要点及赏析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登凤凰山远望大江”“孤帆云尽横江去”等关键词,结合诗歌内容来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即可。 此诗首联两句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意,尾联抒情。“长堑当年称地险
诗句原文及注释如下:七十临滁老画师,孤高品格岁寒姿。 - 译文:我年已七旬,在滁州临江的画室里,作为一位老画家,保持着我的孤高清高的气质和品格,即使到了寒冷的冬天也毫不示弱。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艺术生涯的高度自信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自诩为“老画师”来强调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同时,“孤高品格岁寒姿”则揭示了他即便在严寒的冬天,也不改变自己高洁的品质
晚登凤凰山,归作。 石磴云萝手自扪,披襟独眺凤凰墩。 寒烟日暮埋山骨,白露秋深冻草根。 雁阵排空风断续,鸦声绕树月黄昏。 一镫归向窗前坐,竹影离离悄闭门。 注释:傍晚登上凤凰山,即兴写诗。石阶和云萝用手摸索着上去,只披衣独自眺望凤凰墩。夕阳西下,寒烟弥漫,似乎埋没在山间;秋高气爽,露水凝结,似乎冻住了草木的根。天空中雁群排开如长队飞过,但风吹断它们的声音;树上乌鸦叫声不断响起,月光昏暗
残阳半挂碧峰头,野水萦洄萧寺流。 竹绕颓垣荒径僻,苔封片石古文留。 译文: 夕阳斜挂在碧绿的山峰上,野水在山谷间回旋流淌。 竹林环绕着倒塌的墙和偏僻的小路,长满苔藓的岩石上刻着古人的诗文。 榴花鲜艳地盛开在简陋的房子旁,杨柳轻轻掩映着佛塔的影子。 我玩赏月色后攀上陡峭的山路回家,山岚翠绿拂动着我的衣服飘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感受。第一句“残阳半挂碧峰头”
诗句释义 雨砌连朝长绿苔,摛词检字费宏才。 - 雨砌:指雨后湿润的台阶,象征连绵的春雨。 - 连朝:连续多日。 - 长绿苔:长时间的雨水让台阶上生长了一层厚厚的绿色青苔。 - 摛词检字:意为精心挑选词汇和检查文字,形容作者在创作时对每一个字都非常用心。 - 费宏才:形容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才能。 子猷不放山阴棹,陆凯空劳驿使梅。 - 子猷:晋王献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
【解析】 1. 这首诗的首联“云关寂寂锁幽昙,鸳瓦新晴色倍蓝。万里碧空收暮雨,满楼明月忆江南。”是写景抒情。第一句中“锁”字用得巧妙,写出了云关寂静、幽静的特点,也写出了诗人在寺中的心境;第二句中“新晴”点明了时间,也写出了天气晴朗的情景。第三句中“万里碧空”写出了天之宽广,也为后面写月打下伏笔。“收暮雨”既表现了雨过天晴的景象,也写出了雨后空气清新的感觉。最后一句“明月忆江南”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在孤独中度过岁月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镫锁寒光树锁烟,小楼寥廓独萧然。 - 译文:灯笼被寒冷的光笼罩,树木被烟雾封锁,小楼显得空旷而寂静。 - 注释:这里用“灯”、“冷”和“烟”三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幽寂、静谧的氛围,“小楼寥廓”(空旷)形容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独萧然”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2. 九峰有梦人千里,万瓦无声月满天。 - 译文
萧瑟西风冷敝貂,携樽燕市雨潇潇。 注释:萧瑟的西风吹得寒冷,连貂皮都穿不住了,只好提酒去燕市喝酒消愁。 故人已别千山外,游子空归万里遥。 注释:老朋友已经离开千山万水之外,我如同在外漂泊的游子一样,孤独地归来。 近日秦中书未达,比年髀里肉全消。 注释:最近朝廷里没有我的好消息,一年过去了我的膝盖因为久坐而变得松弛了。 何时再对东窗月,百斛离愁一醉销。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三更月涌潮头白,两点山开水面青”是全诗的关键句。从江上景物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愉悦的。“路阻蓬瀛飞不到”,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感叹;“篷窗清梦绕疏棂”写出了诗人在梦中的遐想。考生要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来作答。 【答案】 译文:傍晚时泊舟江中
【注释】 金山: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长江中游北岸。因形似巨鲸,故名金山。唐天宝初,李白登此山,作《登金陵凤凰台》诗;宋时建寺于山巅,称天宁寺。 氐父山根:指金山脚下的山。 金粉:指金钱和财宝。 披沙果:即枇杷,又名白沙果。 僧传解带缘:指佛教传说中,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时,只携一布袋,布袋中有一面镜子、一块木头、一个瓦罐、一根绳子。这四样东西分别代表佛性、法身、报身、般若智慧,随缘应物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