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对凤凰台,曳屐攀援破紫苔。
长堑当年称地险,石门终古向天开。
孤帆云尽横江去,九镇春深细雨来。
莫望长安愁日暮,乡关乘兴且徘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掌握诗歌内容要点及赏析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登凤凰山远望大江”“孤帆云尽横江去”等关键词,结合诗歌内容来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即可。

此诗首联两句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意,尾联抒情。“长堑当年称地险,石门终古向天开”一句,是诗人登上凤凰山后,放眼四顾所见到的景色,它描绘了凤凰山上地势险要,道路崎岖的图景。“孤帆云尽横江去”,这是诗人由眼前之景而引起的联想,他想象着那些乘船远行的游子,在经过此地时,看到自己家乡的景物,一定会想起故乡山水的美好和自己远离家乡的悲愁。“莫望长安日暮愁”一句,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自己身在异乡的感慨。“乡关何处?归思方悠哉!溪山千里外,风雨万年期。”“莫望长安愁日暮,乡关何处?归思方悠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时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答案】

登凤凰山远望大江

凤凰山对凤凰台,曳屐攀援破紫苔。(凤凰山:凤凰台上)

长堑当年称地险,石门终古向天开。(长堑:指山间曲折险要的小道。石门:指山间的石孔或石壁)

孤帆云尽横江去,九镇春深细雨来。(九镇:指长江下游的九个地方。春深:春天来临)

莫望长安愁日暮,乡关乘兴且徘徊。(乡关:指家乡。乘兴:指心情愉快。)

赏析一:诗人登高远眺,面对壮丽山川,心中无限欣喜,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感叹:“莫望长安愁日暮,乡关乘兴且徘徊”。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气度。诗人站在高高的凤凰山下,遥望滚滚东去的大江,不禁心潮起伏。他想到自己的家乡长安(今西安),想到长安城下那片广阔的渭水,想到渭水中那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河流。然而此刻,他却无心顾及这些。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胸怀坦荡,乐观向上,那么无论身在何方,都不会感到寂寞空虚。所以诗人说:“莫望长安愁日暮,乡关乘兴且徘徊”。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全诗来看,诗人主要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写诗人登山所见的景物。第二方面写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怀。第三方面写诗人对长安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三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