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
入馀杭县 明发遵西陆,驱车月流光。 佳山迎车来,知是古馀杭。 危树露如雨,平野日未阳。 支流滀清源,弱羽无高翔。 人家丛灌下,世载山水乡。 扣门作午憩,白饭羞文鲂。 邂逅有足欢,离合非其常。 主人不予鄙,予留亦徜徉。 注释: 1. 余杭县: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2. 明发:清晨起来。 3. 西陆:古代指西方,这里指傍晚。 4. 驱车:驾车。 5. 月流光:月亮的光辉在流动。 6. 佳山:美丽的山
【注释】 1. 憩昌化民家:在昌化县的老百姓家里休息。憩,休息。昌化,今属浙江杭州市。 2. 晚程息劳辙:傍晚时分,停下车来歇息。 3. 白日流西晖:阳光照射着田野。 4. 水鸟得鱼去:水鸟在水中捕到鱼。 5. 耘夫荷锄归:种田人扛着锄头回家。 6. 川原杳仟绵:山野间的道路蜿蜒曲折。仟,形容绵延不断的样子。 7. 林野杂依霏:树林和田野上飘满了雾气。 8. 竹馆:竹子编成的屋子。 9. 荆扉
曹公夜宴凌云台,一言契阔含馀哀。 铜雀砚歌:指曹操在铜雀台设宴,宴请宾客,席上吟咏诗词。余哀:指曹操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分香老伎各云雨,歌舞不尽埋蒿莱。 漠漠颓基邺山下,万里烟尘无一瓦。 井干樽酒自平生,乌鹊飞南播遗雅。 老农垦雨开荒寒,一砾千金苔未干。 世人好奇不好近,直比周簋仍商盘。 老璞浑浑殊质鲁,得水犹能发妍妩。 更与人间作瑰古,月明夜盗西陵土。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纪梦 翠峰嵯峨三十六,寒泉落空响哀玉。 岩花石路势萦纡,玉阑干护修筠绿。 雪髯老人负紫瓢,金丝麈尾遥相招。 红螺酌酒湛湛碧,坐倚苍石吹洞箫。 孤鹤来传天上诏,老人挽予偕一到。 飘飘高举淩青冥,直过罡风履黄道。 祥光楼阁倚峥嵘,神虎守阙森卫兵。 双阖朱扉忽微启,中有灵官来远迎。 绛衣持斧立丹陛,玉皇手中玉如意。 云璈风瑟自宫商,天声清越非人世。 帝旁青童传帝宣,文华宫中呼谪仙。 谪仙顾余笑且言
丹砂歌谢胡史君惠砂床宜州丹砂产于旸谷,不比辰溪攒箭镞。 素霓深抱赤城霞,斩猩半染于阗玉。 海日下照珊瑚红,化为姹女金芙蓉。 一从擘华分禹璞,犹有绛气埋云峰。 铸鼎泥坛有消息,坐看光辉成五色。 淮南鸡犬亦同升,九转真能生羽翼。 注释: 1. 丹砂歌:以丹砂为题材的歌曲。 2. 谢胡史君:向胡史君致谢。 3. 惠砂床:赠送的砂质床。 4. 宜州丹砂:指宜州的丹砂,产自宜州的旸谷。 5. 不比:不如。
诗句解释: 1. 道是青神谷,元通白帝崖。—— 这首诗的首句提出了两个地理概念:“青神谷”和“白帝崖”,这两个地方在古代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的地方。 2. 有松如壮士,其魄化婴儿。—— 这里通过“壮士”和“婴儿”的形象来表达松树的巨大生命力,仿佛它的灵魂已经化为婴儿般纯净无邪。 3. 云湿侵鸦嘴,天寒剪兔丝。—— “云湿”和“天寒”形容了天气状况,而“侵鸦嘴”
《蔡山渡》 江上人家破竹门,潮来水长浸篱根。 释义:江上居住的人家,用竹子编成的竹门已经破旧不堪。每当潮水上涨时,江水就会淹没竹门和篱笆的根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人家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一种平凡而宁静的生活画卷。诗中的“破竹门”与“水长浸篱根”,既反映了当时简陋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鹿郎中山居 非是拜庞公,何繇识此峰。 自唐无两见,如汉有高踪。 注释:不是我拜见了庞公,怎么会认出这座山峰呢?唐朝以来没有两座山峰如此相似,就像汉朝时有人隐居在这里,留下了高远的足迹。 径吐归来菊, 山连种老松。 轻飞云似健, 精炼玉为容。 鹤要亲题竹, 猿常认击筇。 花深多不见, 叶响却相逢。 天最知陶亮, 人难揖戴颙。 一来非小事, 吝到此皆溶。 注释:菊花从小路开放归来
在中秋这个团圆之夜,诗人登上秀台,独自欣赏着满天的明月和风露。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注释一:青冥,指的是深邃的天空;风露,指的是自然的气息;无人管,意味着没有人能管束或影响;醉力,表达了诗人酒后的豪情壮志;飞升,形容诗人想要凌空而起,直达月亮之上;入桂台,暗示了诗人渴望像桂树那样高洁,或是希望到达月宫。 译文一:深邃的天空中,自然的气息自由飘荡,我独自一人
红梅 带雪匆匆别楚云,天寒依约见湘君。 只疑不合瑶池去,引得春风八九分。 注释与赏析: 红梅花 带雪匆匆别楚云,天寒依约见湘君。 只疑不合瑶池去,引得春风八九分。 【注释】 1. 带雪:雪珠附着在花瓣上。 2. 匆匆:迅速而匆忙的样子。 3. 楚云:指代楚国的天空或云朵。 4. 依约:隐约,仿佛。 5. 湘君:湘江的水神。 6. 只疑:怀疑。 7. 不合:不能。 8. 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