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砺
寄周朝议至乐堂 赏析古诗《寄周朝议至乐堂·其一》 诗句解读 1. 赏花载酒百花洲: - 描述春天的景象,通过赏花和饮酒表达对美好时光的享受。 - “百花洲”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多样性。 - “百花洲”在此处可能寓意人生的丰富多彩。 2. 看雪开筵白雪楼: - 描绘了冬天雪花纷飞的景象,人们在白雪楼中开宴庆祝。 - “白雪楼”象征纯洁、高尚的品质。 -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晚晴 - 这是一句诗的标题,意味着描绘了一个晴朗的傍晚景象。 2. 万里无云雨意醒 - 描述天空万里无云,雨水的意味已经消失,整个氛围变得明朗。 3. 江湖满载夕阳明 - 描述夕阳的光芒照耀在江海之上,显得非常明亮和温暖。 4. 老翁暮钓扁舟去 - 描述了一位年迈的渔夫在黄昏时分乘着小船离去的场景。 5. 稚子归樵一笛横 - 描述了小孩子们在回家途中吹着笛子玩耍的情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诗。 首句“试拂尘衣访远踪,诗魂独与赏心同。”描述了诗人试图通过拂尘来寻找远方的踪迹,同时表达出他的孤独和渴望得到心灵上的慰藉。这里的“尘衣”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而“远踪”则指远方的思绪或情感。 第二句“低低弱柳啼秋雨,细细寒螀啸晚风。”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低垂的柳树枝条在秋雨中轻轻摇摆,发出沙哑的声音,如同在哭泣;细长的寒蝉在晚风中鸣叫
寄周朝议至乐堂 世味中人醉不醒,公归正似解人酲。 归云意思闲方见,瘦鹤精神老更清。但与尧民时击壤,何须秦女会吹笙。渊明已有归来赋,沮溺应容作耦耕。 注释: 寄(jì) 周(zhōu) 朝议(cháo yì) 至 乐堂(lè táng) 其一(yī qí) 译文: 世间的滋味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像是喝醉了一样,无法清醒。你回到家乡,就像有人帮你解开了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困扰。 你的回归就像归云一样自然
【解析】 此题为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诗句的出处与作者,又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选项中的内容与题干有关的内容相比较。比对过程中,可以用“相同点”与“不同点”来表示。同时要注意注释中的提示性词语。此题注意重点字词的把握和理解,然后结合句意理解作答。同时还要注意理解诗意。本诗是唐代边塞诗人高适所作。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一载(752),当时高适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担任太守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日光拂拂已破卯,野色依依犹带秋。” - 注释: 日光轻柔地拂过东方,时间已经过了卯时,即早上五点。四周的野外景色依依不舍地留恋着秋天。 - 译文: 清晨的阳光轻抚着大地,时间已经到了卯时,但周围的景象依然带着一丝秋天的气息。 2. “风卷旌旗出城曲,云迎步履过林幽。” - 注释: 风吹动着旗帜,仿佛要走出城门去;云在迎接着行人的步伐,穿过了森林中的幽深处。 - 译文:
【注释】 清河:指黄河。练:白绢。月如霜:指皎洁的月光。骢(cōng)马:良马。轻去国:意谓轻易离开国都。锦衣:华贵的官服。令问:美名。洋洋:广大无边的样子。城上:指城外。公:指诗人自己。 【译文】 清河之水宛如白色绸带,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六月里乘舟行旅,也觉凉风习习。 为何要骑骢马轻离故土,穿上锦衣却多次回到家园? 你高超的才能是邦国之才杰,你美好的名声是百姓所向往。
答周考功惠黄丝棕心席玉面界方 老年离别欲心折,不似旧时年少时。 人世匆忙疑是梦,鬓毛感慨欲成丝。 刚严碧玉方无玷,润泽黄丝席有仪。 观物似公长在眼,祝公千岁比灵龟。 【注释】 1. 周考功:指作者的朋友周彦璋,曾任考功郎。2. 黄丝:黄色的蚕丝。3. 棕心席:用棕子心的草制成的席。4. 玉面界方:指一种用玉石镶嵌的方形器物。5. 鬓毛:两鬓头发。6. 碧玉:青绿色的玉。7. 灵龟
注释: 1. 齐鹄顺风飞上天,空笼遂至扣犹全。 齐鹄: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翔的鸟,这里指酒杯。顺风飞翔的杯子,就像它一样,能够直达云端。 2. 滑思琥珀千钟满,软忆珠玑一样圆。 琥珀、珠玑:都是美玉的名称,这里比喻酒的醇厚。千杯酒如同琥珀一般晶莹剔透,而美玉制成的酒杯则圆润如珠玑。 3. 举白醉攻愁自破,硫黄暖与病相便。 举白:举起白酒杯,表示饮酒。硫黄:一种矿物质,古人认为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敏叔家会仙洞 大松十里建旌麾,晓日朝霞五色衣。 幽谷静闻猿一啸,白云时见鹤双飞。 花开洞府春长在,人会瀛洲夜未归。 家近武陵时入梦,诗成更忆故山薇。 翻译: 敏叔家的会仙洞 巨大的松树十里地外就耸立起来像旌旗一样高扬,朝阳升起,朝霞映照下五色的松树如同穿上了华丽的衣服。 山谷中静寂无声,只听见一声猿猴的啸叫,偶尔还能看见一对白鹤在空中翱翔。 春天来临时,洞府里的花朵盛开,香气四溢;夜晚归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