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式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和经验作答。注意要抓住关键句来分析理解。 “月暗寥空一雁过”,意思是:月色昏暗,空旷的天宇间,一只孤雁飞过。这里用了一个“过”字,突出了孤雁的孤单与凄凉。 “徘徊倚槛奈愁何”,意思是:徘徊于栏杆之间,愁思萦绕,却又无法解脱
【注释】 卷:倾倒。 间(jiàn)居:独处。 溪清:指溪水清澈。 葭菼(jītuán):即“蒹葭”。 修修如翠竹:形容竹叶茂密,颜色青翠。 炎天:盛夏时节,阳光炽烈。 薄酌:浅斟低饮。 微风生肘腋:微风拂过手臂和腋下,感觉凉爽舒适。 余凉借乔木:借树木的阴凉。 我醉还可歌:喝醉了还可以唱歌。 颓阳渐离屋:落日渐渐离弃了屋顶。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独居时,描写了诗人在夏日独酌的情景
【诗句释义】: 夕阳的美景映照在澄澈的水波之中,当风停时鸥鸟靠近船桨。 遥远的水边突然变得有或无的模糊状态,断岸上烟雾与暮色相接。 把船系在岩石上,旅游的心情已经满足。 繁星点缀着江面,仿佛历历在目。 寺庙的灯火在崖顶闪烁,寺楼隐没在层层叠叠的雾中。 磬声响亮,四下里树木发出叶落声。 【译文】: 夕阳的美景映照在澄澈的水波之中,当风停止时鸥鸟靠近船桨。 遥远的水边突然变得有或无的模糊状态
【解析】 本诗为五言律诗。首句点题,写凤凰冈的景色;第二句写冈上草木茂盛,人烟稀少的景象;第三句写溪边树叶凋落,一片萧索景象;第四句写秋日里,阳光斜照水面,鸭子和大雁成群结队地游动;第五句写牛羊沐浴着秋色,悠闲自在;第六句写游人喜欢在野塘中鸣叫。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答案】 译文: 高天的雨刚刚停,草莽间乱飞的是凤凰冈上的乌鸦。远处村落稀疏,炊烟袅袅升起。前溪落叶黄了
春夜 注释: 1. 却月升檐外,林溪相映新。 - 却月:月亮升起在屋檐之外,暗示着夜晚的来临。 - 林溪:树林和溪流,象征着自然美景。 - 相映新:新的美景与旧景互相映衬。 2. 鱼蛮沙渚宿,花魄石栏春。 - 鱼蛮:一种鱼类的名字或象征,可能指的是某种游动的水生生物。 - 沙渚:沙滩上的小岛或沙洲。 - 花魄:花朵中的精华,这里可能指春天的花朵。 - 石栏:用石头建造的栏杆。 - 春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 本题中,“山寺忽云归”一句中的“归”字运用得很精妙。诗人以“归”字点明了山寺的所在,同时写出了日落时分天边云彩流动、变幻莫测的景象。而“时爱新秋蝶”,则又从另一个角度来写山寺:秋天是蝴蝶翩翩起舞的季节,此时在山寺中,人们看到蝴蝶随风飞来,仿佛是它们穿着一袭新衣在嬉戏。 【答案】 译文: 天气转晴,我愁绪顿消;饱餐之后,我倚着双扉眺望田野。天空湛蓝,白云悠悠
【注释】 1. 隐几:在几案边。 2. 风凉:微风拂面,感觉凉爽。 3. 疏镫:稀疏的灯火。 4. 走:指随风而去。 5. 客意:游子之意,指诗人的游子身份。 6. 吟魂:诗魂,借指诗人自己。水与清:形容秋夜的雨声,如清泉般清澈、悦耳。 7. 遥闻:远听。 8. 响飞瀑:瀑布的声音,犹如雷鸣。 9. 萧飒:风雨声,声音凄凉。满山城:覆盖了整座山城的雨声。 【赏析】
徐州登舟至淮阴行黄河中五日 即今江苏徐州。缆,系船的绳。扬帆,扬帆起航。二句:五天后到达淮阴(今属安徽)。河声转天外,指河水激荡,发出的声音传向天空。龙气,指龙的威风或龙的气象。三句:河水激荡的声音,好像龙的威风在船上。四句:水边的堤树,是淮河的岸边;人家的炊烟,从吴语中听来,像在说话。五句:维扬(今江苏扬州)明天就要到啦!丝雨,细雨。六句: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赏析
间居颇无喧,溪清时在目。 葭菼日又好,修修如翠竹。 炎天饮亦佳,薄酌抒幽独。 微风生肘腋,余凉借乔木。 我醉还可歌,颓阳渐离屋
夕日媚澄波,风止鸥近楫。 遥汀乍有无,断岸暝烟接。 系缆侵石矶,旅游意已惬。 繁星江面飘,历历上眉睫。 崖际耿佛镫,寺楼隐层叠。 琅然磬一声,四山下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