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居颇无喧,溪清时在目。
葭菼日又好,修修如翠竹。
炎天饮亦佳,薄酌抒幽独。
微风生肘腋,余凉借乔木。
我醉还可歌,颓阳渐离屋。
【注释】
卷:倾倒。
间(jiàn)居:独处。
溪清:指溪水清澈。
葭菼(jītuán):即“蒹葭”。
修修如翠竹:形容竹叶茂密,颜色青翠。
炎天:盛夏时节,阳光炽烈。
薄酌:浅斟低饮。
微风生肘腋:微风拂过手臂和腋下,感觉凉爽舒适。
余凉借乔木:借树木的阴凉。
我醉还可歌:喝醉了还可以唱歌。
颓阳渐离屋:落日渐渐离弃了屋顶。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独居时,描写了诗人在夏日独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孤寂、惬意与自得。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首句“夏日卷山勺水处独酌”,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独自饮酒的情景。诗人选择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远离尘嚣,独自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种独处的状态让诗人有机会静心思考,也让他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第二句“间居颇无喧”,表达了诗人在独处时对喧嚣的厌倦。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找一个宁静的角落来放松自己的心情。这里的“颇”字,传达了诗人对喧嚣的厌恶情绪。
第三句“溪清时在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诗人在独处时,常常能欣赏到溪水的清澈与美丽,这种美景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这里的“溪清”不仅指溪水中的鱼儿游弋,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宁静。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分别从酒、风、树三个角度,展现了独处时的惬意与自得。第五句“葭菼日又好,修修如翠竹”,以“翠竹”比喻菖蒲草,赞美其茂盛的生命力和挺拔的姿态。第六句“炎天饮亦佳,薄酌抒幽独”,强调了在炎热的夏日中,一杯淡酒也能让人感到清凉和舒畅。第七句“微风生肘腋,余凉借乔木”,描绘了微风吹拂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凉爽舒适的感觉。最后一联“我醉还可歌,颓阳渐离屋”,则将诗人醉酒后的欢快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独处时,可以尽情地畅饮、歌唱,甚至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而当落日即将离去,只剩下余晖洒在屋顶上时,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情景和内心世界。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