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
【注释】 君:对朋友称对方,史伯是作者的朋友。 疾挥鲁阳戈:指用武力驱除敌人。 我亦浼君颠倒挽黄河:意思是说我也希望你能把黄河的水流倒过来挽起它来。 策杖重来过:意思是说等将来你再来的时候,我一定拄着杖欢迎你。 鸣珂:古地名,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时在洛阳。诗人与友人史伯友善,写诗赠给史伯,以表达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首句“史伯友好礼斋”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二首 【注释】: 塞马:指金兵。五陵草树无颜色:意谓中原的草木都失去了往日的颜色。 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形容战乱时天空昏暗,大地开裂的景象。云气黯,天色昏暗。鼓鼙声震,战鼓雷鸣。天穿地裂,天地破裂。 百二山河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意谓中原一带的江山已经失险,将军束手无策,没有办法挽救危亡的局面。百二山河,指天下的山河。失险,失去险要之地。 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朝采西山芹。” 翻译:清晨,我来到西山采摘山芹。 注释:这里的“采”意味着采集或采集某种植物。西山是诗人的家乡,常被视为美好和纯净的象征。芹菜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珍贵且有益于健康的蔬菜。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早晨的宁静。 第二句:“暮卧西山云。” 翻译:黄昏时我躺在西山的云彩中。 注释:云彩常常被古人视为超然物外、自由飘逸的象征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壬子秋日过吴松》。全诗如下: 水调歌头·壬子秋日过吴松 清秋好天气,禾黍已登场。群心思答神贶,吉日复辰良。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仙仗俨长廊。巫觋传神语,出户舞伥伥。 刲肥羜,沥桂酒,奠椒浆。一年好处须记,此乐最难忘。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健倒卧康庄。夜久群动息,风散一帘香。 注释: 1. 壬子年:指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 2.
双龙隐扶辇,千骑纵翱翔。云旌翠蕤摩荡,遥指白云乡。风驭飘飘高举,云驾攀留无处,烟雾杳茫茫。 注释:双龙隐藏在车辇中,成千上万的骑兵自由飞翔。云旌和翠羽装饰的旌旗随风摇曳,远远指向那片白云之乡。风驭在空中轻盈飘扬,云驾却无法停留,烟雾弥漫一片茫茫。 小立西风外,似听佩锵锵。 注释:站在西风中微风拂过的地方,仿佛听到了佩剑碰撞的声音。 暮天长,秋水阔,远山苍。归途正逢明月,醉语说丰穰。 注释
注释: 1. 湘山桃竹之杖:用产于湖南的竹子制作的拐杖。昆邱玉液之泉:产自昆仑山的琼浆玉液。昆丘,即昆仑。 2. 益肺腑之清气:滋养肺部的新鲜气息。 3. 扶贞节于暮年:在晚年保持坚贞不屈的节操。 4. 童子敬设几筵:让童子恭敬地摆下酒宴。抽中山秋兔之豪(抽中山兔):抽出中山兔毫笔。舒浣花五色之笺:展开浣花笺纸。 5. 端溪猪肝之研:端溪砚石做的研磨墨块。磨伊川老松之烟(磨伊川老松烟)
赠答封仲坚 念昔始读书,志期王佐时。 时哉不我与,触事多坎坷。 归来濯尘缨,羸装聊解驮。 午芹多奇峰,流水出其左。 誓求十亩田,于此养慵惰。 种椒盈百区,栽竹仅万个。 自谓得所依,心口默相贺。 经营久未成,韫椟乏奇货。 低徊不能去,借宅便高卧。 始构茆三闲,榱桷久摧挫。 暑雨畏霖潦,霜风苦掀簸。 岂无富贵人,粟布救寒饿。 耻随肥马尘,拥鼻不敢唾。 淹延岁月深,十手指庸懦。 尘埋剑锋𡙇,弹铗悲无那
【注释】 景纯:指张景阳。景阳,字元宗,唐代诗人。浩然:即张旭,唐代书法家、诗人、画家。径饮成醉夜中雨作比近五鼓月色满空晓起书长语赠二子退之: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方北归:指韩愈从潮州返回京城。见蝎即成喜:指韩愈看见蝎子就高兴起来。东坡:指苏轼,字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泗上:指泗州(今安徽泗县),是苏轼的故乡。铎声:指钟声。铎音duó,古代铜制乐器,用于宣告或警戒。欣:喜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正月十六日夜雪:正月十六日夜晚降下大雪。 2. 正月望夜夜气交,长空月辉生白毫:正月十五日夜,天气寒冷,万物沉寂,月亮明亮如银。 3. 东风澹荡振林木,春云滃郁翻惊涛:东风轻拂,树木摇曳,春云翻滚,如同翻涌的惊涛骇浪。 4. 望中已觉没河汉,坐中不见群山高:在高处望去,已经看不见银河了;坐在屋里,也看不见高山了。 5. 打窗雪片大如手
诗句解析与赏析 第1句: 诗句内容:“功名傥可跂契稷,跳梁里巷夸儿曹。” - 关键词解释: - 跂:踮起脚跟,比喻努力。 - 契稷:古代传说中的贤人,此处可能暗指理想中的贤人。 - 跳梁里巷:形容小人猖獗,不守规矩。 - 夸儿曹:夸赞年轻人。 - 译文及赏析: 功名或许可以达到像契稷那样的崇高境界,但那些小人却在这里猖狂地炫耀自己,真是令人痛心! 第2句: 诗句内容:“君不见昔在周王师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