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宬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篇围绕“菊”字来写,以菊喻人,借菊言志,借秋抒情。诗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淡泊清高、不慕荣利的情怀。 “百年岂非长,流光迅飞电。”诗人用比喻的手法表现自己年老体衰、时光流逝之快。“月渚愁宾鸿,风檐凄去燕。”诗人用典意指诗人对朝廷小人的厌恶和憎恶之情。“鸿燕胡独乖,参辰岂相见。”诗人用典意指诗人对朝政的失望。“念此霜中英,良时不妨殿。”“霜中英”即菊花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桐树新绿,正逢春阳,生机勃发。颔联写凤凰高翔云表,不恋朝廷,自寻栖息之地。颈联写腐草化为青苗,破柱化为栋梁,物是人非,令人感慨。尾联写大帅之恩泽浩荡,德政如圭璋,光照寰宇,诗人欲效法前贤,辅佐中兴。全诗意境清新,笔力劲健,气韵生动。 此诗是诗人在建炎二年(1128)春初,被贬为吉阳军节度副使兼本路兵马都监时所作。首联“猗桐擢新翠,况此当春阳”起势突兀,用“猗”
【诗句解析】 1. 天台赤霞:天台山,又名天台,是浙江东部的一个县,有“天台赤霞顶”的名胜。赤霞,即指红色的云彩,形容天台山的红日峰十分壮丽。 2. 峨眉翠云: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以山势险峻、风景秀美著称。翠云,形容峨眉山顶云雾缭绕的景象。 3. 人物自楚楚: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端庄。楚楚,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端庄。 4. 文采何斑斑:表示人的才华出众,文采斐然。斑斑
【注释】 王会溪:明末清初诗人。赵见泰:明代文学家。九日领客:指重阳节时邀请客人。枉顾:拜访,光临。山中:指隐居之地。采菊东篱下:出自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谓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自得地看见了南边的青山。此句是说在山中采菊,悠然自在,见到的是南山。见南山:即“望南山”。 悠然:形容神态悠闲的样子。见:同“观”,观察。 悠悠:闲适、悠闲的样子。 伟哉:多么伟大啊
诗句解释 1. 白露零高寒,西风满原野:这两句描述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白露"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下降,植物上的水珠凝结成露珠,增加了秋日的寒意。“西风”则描绘了一阵凉爽的西风席卷过原野。 2. 浊酒欢重持,黄花笑盈把:在这样寒冷而宁静的环境中,主人公选择了饮酒来取暖,并用手中的黄花增添了些许欢乐的氛围。这里“浊酒”指的是陈年的酒较为浑浊,可能意味着主人心情复杂或有所感怀
【注释】: 匡庐:庐山。日日:天天,每日。翠岚:指青山绿水。黄花裛露掇(yī ěr dǔ):采摘菊花,菊花上露水未干就采摘。薄酒如饴甘:形容美酒甘醇。亹亹(wěi wěi):勤勉的样子。清谈:清高闲适的议论。缅睇:远望。旧居:故乡。其南:指庐山以南,这里泛指庐山以南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王会溪和赵见泰在山中作客时所作。他们看到山中景色优美,便吟诗抒发情怀。 首句“匡庐讵云远”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贵客:尊贵的客人。山地:即山野。狭:狭小。不足以容歌舞,意思是说山野太小了,容纳不下歌舞
诗句翻译 1 孤灯照不寐,独起行绕床。 - 【注释】:独自点亮的灯火照亮房间,我无法入睡,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走动。 2. 命驾欲千里,千里债已偿。 - 【注释】:想要驾车去很远的目的地,但那远行的债务已经偿还了。 3. 可怜太拙计,弗学时世妆。 - 【注释】:可悲的是过于笨拙的计划,没有学习当时流行的装饰品。 4. 癖嗜镌聱牙,拄彼枯肾肠。 - 【注释】:对艰深难懂的事物有着特殊的嗜好
【注释】 淡:淡泊。暮秋:晚秋。行行:形容步履缓慢的样子。柴桑:东晋陶潜曾隐居柴桑,故称其地为柴桑,亦指其人。此句意为:最喜爱重阳节的名胜,想和陶渊明《九日闲居》诗相媲美。风流:指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情趣。千载:一千年(这里指陶渊明)。彼一时:陶渊明的那个时代。此日:今天。易得:轻易得到。辞:推辞,拒绝。 【赏析】 此篇是作者晚年退隐归田后所作,表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景仰之情
诗句释义: 南阳有菊花,一捧清澈又新鲜。 满潭浸染着秋天的色彩,品尝花的花瓣饮寒泉。 用它来滋养道脉,不是用来对付颓年。 岂不与众草为伍,正色自然乃天性。 译文: 南阳有菊花,采摘一把清新又甘甜。 满潭都浸润了秋的气息,品尝着花瓣饮用着清凉泉水。 用来滋补养生之道,不仅仅是为了延缓衰老。 难道不和杂草为伍,保持本色才是天然之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菊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