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宬
和博古直五首 探寻人生意义,追求至高境界 1. 圣门蔼徒众,几人得称贤 - 探索圣门弟子群英,几人能被尊称为贤 - 描述对圣门前众多弟子中,能够真正达到贤者境界的少数人的感慨与思考 - 强调真正的贤者在众人中难得一见,是对道德与智慧的高度赞誉 2. 美哉全玉人,履行师渊骞 - 赞美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如同美玉般珍贵且品德高尚 - "履行师渊骞"形容其品德高尚,如渊深且高远 -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迂疏我何有,然诺君不轻。” - 注释:迂疏,即迂腐或不合时宜。何有,无。然诺,承诺或诺言。君,对对方的尊称。轻,轻视,不重视。 - 译文:我并不迂腐,也不会因为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轻易许诺。 2. “卓尔异众嗜,矧兹蔼文鸣。” - 注释:卓尔,卓越、出众。众嗜,众人的喜好。矧,况且。蔼文,文雅、有文化气息。鸣,发出声音,比喻名声远扬。 - 译文:我的志向和追求与众不同
这首诗是宋朝的文天祥所作,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看重以及他希望儿子能够勤奋学习,成为有用之才的迫切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分析: 第一句:种谷一岁事,读书一生期。 - 注释: 耕种一年就结束,读书却要一辈子。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文天祥对农业劳动辛苦但短暂和读书学习漫长但有意义的认识。 第二句:方春不下种,竟岁常馁饥。 - 注释: 正当春天不播种,终年常受饥饿。 - 赏析:
【解析】 “旷兹历亿劫”一句中的“亿”指的是亿万,即无穷无尽。“矧此浮云身”一句中的“矧”指更何况,“浮云身”指的是像漂浮的云一样飘渺不定的身体。“桑枢弗言病”中的“枢”指的是门轴,“弗言病”是说不提自己的疾病,“驷马休笑贫”这句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四匹马驾着的车也不嘲笑贫穷的人。“栖栖鲁中叟”中的“栖栖”指的是忙碌的样子,“鲁中叟”指的是生活在鲁国(春秋时的鲁国)的老年人
【注释】 拙:粗陋。 织:缝纫。锦字、回文诗:女子用丝织成字,写上情意的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妇女生活和心情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妻子在朱门中装束不称体,以及自己学习女红来修饰自己,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不幸处境。全诗质朴无华,但语言明白晓畅,感情真挚深沉,是一篇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开头两句写其生性矮小丑陋,没有超世之才。"苟焉执丝𫄠”,意思是说“我”只能拿着蚕线纺织。“安得组绣奇”
《咏史八首·陶侃母》是宋代诗人蒲寿宬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理解陶侃母的高尚品质和历史价值。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1. 诗句释义: - 坩鮓有几许:坩是一种古代用于冶炼金属的容器,鮓则是用金属制成的器皿。这句可能是在形容金属器皿的价值和数量,暗示了其珍贵程度。 - 直欲致一甘:甘,在这里指代美味或利益。直欲致一甘,可以理解为想要得到一份美味或利益。 - 岂知圣善意
《明月篇》是明朝何景明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注释和赏析: - 诗句原文: 海贾不爱死,适值骊龙眠。 深渊顷刻命,平地千丈川。 丈夫岂无志,固为儿女煎。 彼美头上粲,它人口中涎。 鲛人一滴泪,不肯随漪涟。 眼见悬珠人,明月几缺圆。 - 译文注释: 1. 海贾不爱死:形容商人对死亡的不在乎,即使面临危险也毫不在意。 2. 适值骊龙眠:比喻处于危险之中或面临困境。 3. 深渊顷刻命
【注】①少壮:年轻的时候。②转盻(xiǎn):眨眼,指极短的时间。③蝇营、狗苟:比喻小人。④规规:拘谨的样子。⑤蚁磨旋:像蚂蚁一般地旋转爬行。⑥云山:指高远的山峰,这里用作隐居的代称。⑦夷惠:即商汤和周文王,传说中两位圣明的君主,这里用作隐逸的代称。⑧白鸣:指鸟鸣,这里用来形容人的清高自许。⑨空泥:空穴来风,这里比喻隐居。⑩夷惠徒:指隐居的人徒然空守道义而不能实现理想。 注释:年少壮年能保持多久
【注释】: 涉世思夷涂:涉世指经历世事,夷涂指平坦的道路。比喻人生道路平坦顺利。 理生有常道:道理总是那么确定不变。 抱瓮灌我园:抱着一瓮水去浇自己的园子。比喻自己动手。 充盘戒邻枣:装满盘子的枣子用来告诫邻居。比喻互相劝戒。 苍然:苍老的样子。 愓焉履霜早:形容人对时局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及时察觉。 伟哉骑鲸人:伟大的人物啊!指曹操。 浣花:即浣花溪,在成都西郊,因杜甫曾在此浣纱而得名。
【注释】 《咏史八首》是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作品,共有八篇。此诗为其中之一。陶侃(252—334),字士行,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政治家,封长沙郡公,曾任荆州刺史,后入朝任司空,都督江州及豫州之六郡军事。陶侃少年时丧父,家境贫寒,但他为人正直,勤于政事,以清廉著称,被后人誉为“好官”。这首诗就是赞颂了陶侃的高尚品德。 色不谐朱铅,力可举杵臼:面色不和,但力气大到可以举起捣衣的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