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天宝三年(748年)冬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句解释: - 寒城十月交,万叶风萧槭:描绘了十月的寒冷以及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 林幄变浮红,水镜湛虚碧:描述了树林中的景象变化,水面上的景色如镜般清澈。 - 维时子吴子,驱车欲何适:这里的“维时子”可能是作者自指或是他人。他正驾车前往吴门(今江苏苏州),不知目的地是何处。 - 千里想莼羹,去作水乡客
徐静乐以贱生有诗次韵为谢 伟哉盘古灵,万仙集殊庭。 分布岁镇荧,生化与克刑。 气机浩不停,几人得宁馨。 开落随日蓂,嗟哉此三星。 光彩浮四溟,芽甲逢春霆。 铓刃发霜硎,蹉跎叹流萍。 白云归杳冥,十年哀伶俜。 赋芧由狙㹶,贫鬼急索絣。 碧梧堕倦翎,馆我修遗经。 缅彼双峡青,易学驱沸瀛。 出关东傅丁,渡海北返宁。 药笼俱参苓
【诗句翻译】 我来到稼隐的家,问候他近来的情况,和他一起谈论过去快乐的日子。虽然我们中年时情义深厚,但一旦离别,就总是有争执,甚至产生恶感。我们都客居他乡,生活像浮萍一般飘荡不定,感叹命运无常。伤心的是缩地术已经失去作用,倒指月亮,约定赏月之约。鸡黍饭是可喜的,期待很久了,却懒得去写作。那时困顿至极,就像愚公一样,忍受煎熬在炼丹炉前熬膏镬。但是您是金石般的躯壳,却要坐受贫困鬼的束缚
洪平斋有官舍见月三首与程杨二公又各次韵中秋日休诸友用韵为戏奔逸绝尘之作未能拟其万一也 北极跳,南极看。 眇观此瀛海,浮空竟千秋。 瑞光出冰轮,千丈开云头。 月行无厚薄,不尽离人愁。 夜半北斗高,阑干压幽州。 繁星见复没,如滓浮新篘。 庭虚步清影,梧桂声飕飗。 举杯饮未釂,棹歌起渔舟。 光景正清绝,宾去我独留。 饮技未必奏,颓然老伶优。 赏析: 这首七律写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注释】 五日学作诗:五天学习写诗。 十日学书纸:十天学写字,纸是写字用的白布或白绢。 尔来草书人:近来那些从事草书创作的人。 侧媚:指妩媚的侧面姿态或动作。 老孙娘:唐时有位姓孙的女子,因貌美而自夸“不病要儿齿”,这里借指女子。 诗未工:《新唐书.杜甫传》云:“甫诗有集本行于时,然好古而尚奇,七言古诗,绝唱耳。”意思是说杜甫的诗歌很有特色,但有些方面还不够完善。 苦瘦:形容字体瘦硬,笔画纤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夜有感》。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 1. 西窗枕清溪,流水日夜响。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西窗下,听着溪水潺潺的声音,感受着夜晚的宁静。 2. 孤眠夜无寐,离梦苦摇荡。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孤独地躺在床上,无法入睡,思绪纷乱。 3. 自我辞家来,弦月屡下上。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自从离开家乡以来,一直仰望着明亮的月光。 4. 消息不曾真,百念堕滉瀁。
诗句解析 1 彼美白瓷盏 - 描述的是一白瓷制成的酒器,形状像覆杯。 2. 规模来定州 - 这里“规模”可能指的是酒器的尺寸或形状,而“定州”可能是制作这个瓷器的地方。 3. 先生文字饮 - “先生”指代诗人自己,“文字饮”暗示使用笔和墨进行书写或绘画。 4. 独酌无献酬 - “独酌”即独自饮酒,没有其他人物陪伴。“献酬”在古代指敬酒和回敬,这里可能表示诗人饮酒时不与人交流。 5. 咄哉石女儿
洪平斋有官舍见月三首与程杨二公又各次韵中秋日休诸友用韵为戏奔逸绝尘之作未能拟其万一也 译文: 洪平斋的官舍里,我见月亮三次。和程杨两位朋友分别以诗相和。中秋夜休息,用这些诗来取乐,这诗是超逸绝尘的作品,但我不能模仿它一万分之一。 月行十三度,昼夜风轮急: 月光运行了十三度,日夜之间风吹得十分急。 不知谁鞭策,行天出复没: 不知谁在催促,月亮白天出来晚上又消失。 我欲诉清虚,云路九万级:
注释: 1. 行:行走。 2. 偶然:不经意间,意外地。 3. 触石:指在石头上行走。 4. 五溪渡:指五条小溪的渡口,泛指山间小道。 5. 归:回家。 6. 日已暗:太阳已经西下。 7. 有客相与晤:遇到客人一起交谈。 8. 欣君:喜欢你。 9. 首东路:向东走。 10. 机失:机会错过。 11. 欲去翻疑误:想离开却又担心会错过机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心情和感慨
【注释】 明庚共一天:庚日为中气,古人以“明”代指庚。 出没巧相避:出没于人世之间,巧妙避开。 与君别半载:与君分别已经半年了。 转脚不相值:指转瞬之间,彼此已不再相遇。 君来过故人:你来访旧友。 我复舍此去:我再次离开这个地方。 怅然起遐瞻:怅然(惆怅、失意的样子)起身远望。 云归水东逝:云归向东方消逝,水向东流逝。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徐雪冈的,表达了与朋友别离时的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