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情感,并赏析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性。本题要求对诗句“春光已是三之一,厎是严寒砭骨清”进行赏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明确诗句的意思,然后再联系全诗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表达的情感即可。 “廿八日雪”意思是:二十八日下雪
题霅上张元之溪居卷 清溪流水白云关,处士高标玉笋班。 虚馆数楹愚剡似,好山十里画图间。 风前高柳株株弱,沙上群鸥个个闲。 煮茗汲清童子小,引雏哺果鸟声蛮。 斫鱼自可开尊俎,肃客何妨响佩环。 避世武陵同绝境,濯缨还许散襟颜。 注释: 1.清溪流水白云关:在浙江湖州安吉县境内的苕溪上游,有一座名为“白云关”的关隘,这里指的就是这座关。 2.处士高标玉笋班:处士,指张姓的先生;玉笋,比喻才气出众的人
云庄耕乐三十韵为升远赋别墅矜裴相,平泉鄙赞皇。 百花唐入咏,五柳晋流芳。 昭代能求逸,高怀孰可量。 吾将结邻并,晚节共徜徉。 注释: 别墅:指别墅中的庭院。矜(jīn):自诩,夸耀。裴(péi)相:即裴度,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任宰相。赞皇:地名,今属河北省。唐人有诗赞美其政绩,这里泛指名臣的府邸。唐入咏:唐代诗人歌颂他的诗句。五柳: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隐居于庐山下,躬耕自食
悯鹤次韵顾语溪 豪家辟池馆,千金买猿鹤。 青衣职糇粮,雕笼涂粉雘。 客有芝田生,飞佩风前落。 清类春水鸥,奋若秋天鹗。 偶触虞罗机,遂失云松乐。 翻怀丁令威,流睇青山郭。 不乘卫公轩,讵中唐帝缴。 沧海几扬尘,丘陵或为壑。 主翁载驰驱,高情渐衰薄。 俄然忧患来,难以谈笑却。 玉帛奚足云,繁华顿成昨。 宗族永参商,妻孥苦凌虐。 出狱携敝裘,徙边无远橐。 而汝混刍豢,编名从寄泊。 铩翮并州刀
云庄的农耕乐三十韵为升远赋 海宇封疆近,朝廷事业昌。 千官行政教,万姓务耕桑。 有美张文学,端然世表章。 亢宗恢雅量,卜地构新庄。 东面波通泖,南头泽汇洋。 九山鱼米处,一曲水云乡。 氛霭翔鸾鹄,峰岑舞凤皇。 田畴平若桉,畎浍浚如隍。 径窄黏苍藓,桥低荫绿杨。 鸡豚归落照,鹅鸭戏方塘。 投老栖身稳,终年引兴长。 程期稽七月,候序验农祥。 菑播加勤恳,芸培敢怠遑。 饭休催荷锸,钟动课移秧。
诗句 腊月乙卯日已卯时雷从西北方起 - 腊月: 农历十二月, 通常与冬季相关。 - 乙卯: 天干地支中的“乙”字, 表示年份。 - 日已卯时: 指的是一个具体的时间,即子时(晚上11点到1点),卯时(早上5点到7点),这里的“已卯时”指这个时间。 - 雷从西北方起: 描述了雷电出现的方向是从西方的北方升起。 连朝气候若春温 - 描述连续多日天气温暖,仿佛春天一般。 晓日曈昽忽惨昏
注释: 十一月初一,天空中下起了大雪,比预期的时间提前了。 狂风昨夜咆哮怒吼,寒气压在被子上如同被冰覆盖。 今天的节气正是大雪,清晨瓦片上有雪开始凝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作者对大雪节的期待和惊喜之情。 第一句“十一月朔大雪节早见雪”,描绘了大雪节的到来,预示着冬天的来临。大雪节是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是中国农历中的冬季节气。大雪节气的到来
注释: 1. 谷日宜晴翻作雨,明朝西北大风狂。 译文:谷日(农历九月九日)天气应该晴朗却变成了雨,明天早晨西北方向将刮起猛烈的大风。 2. 圣人在御民安乐,未必天心降不祥。 译文:圣人治理民众使人民安乐,并不一定是上天的旨意带来了灾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天地混乱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首句“谷日宜晴翻作雨”形象地描绘了农历九月九日天气突变的情景
正月十七日 上元节的第二天晚上,月亮明亮,雪和霰纷纷落下,仿佛是到了二更天。 早晨起来看见花儿飞舞向太阳,苦寒刺骨令人感到威猛。 注释: 正月十七日:农历正月十七。上元节(元宵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次夕:即下一天的夜晚。花飞向日:指花儿随风飘舞着飞向了太阳。苦寒砭骨势峥嵘:形容寒冷至极,刺骨的风使人感到威猛。 译文: 上元节的第二天晚上,月亮明亮,雪和霰纷纷落下,仿佛是到了二更天。
腊月五日早霜 【注释】: - 鸳鸯瓦:指屋瓦上的花纹。 - 青女:传说中主管霜雪的女神。 【赏析】: 这首诗是写冬晨的景象。首句“鸳鸯万瓦玉参差”,用“千姿百态”来描绘屋瓦的美,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次句“青女横陈肆腊威”,以形象的比喻手法,将霜比作青女的横陈,既写出了霜的威势,又表现了诗人对霜的敬畏之情,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之心。 第三句“晓起推窗疑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