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十七夜伤感 四十二年前,今宵最可怜。 明蟾徒自好,爱子竟长捐。 父母情怀苦,乾坤造化偏。 老来头雪白,不断梦萦牵。 译文: 十七年前的一个夜晚,今夜格外令人心酸。明亮的月亮虽然美好,但无法陪伴在身旁的孩子却永远离开了人世。父母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遗憾,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似乎对他们不公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而梦境中总是不断地出现那个已逝去的孩子的身影。 注释: 1. 四十二年前
九月四日遣愁 尘锁断弦琴,悠悠岁月深。 遗言仍在耳,恶日倍伤心。 路隔重泉窅,坟封宰木阴。 临风耿无语,老泪一沾襟。 注释: 1. 尘锁断弦琴:形容琴声已经因为尘埃的封锁变得低沉而不再清脆。 2. 悠悠岁月深:岁月悠长,时光流逝得很慢。 3. 遗言仍在耳:指听到的关于过去的事情或话语仍然在耳边回响。 4. 恶日倍伤心:恶劣的日子让人更加感到悲伤。 5. 路隔重泉窅:道路阻隔
中秋节的夜晚,天色阴沉从小时候就喜欢看天上的月亮,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每年秋天都在外漂泊,草草度过中秋之夜。 银河中星光闪烁,如同金波和玉鉴一样收拢。 凄凉地对着这明月之夜,发出悲歌遥想南楼上。 译文: 中秋夜,阴云密布,天空昏暗无光。自幼便爱赏月,如今已至白头之年,每逢此时,总会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每逢中秋佳节,我都会在异乡漂泊,无法与家人团聚,只能草率地度过这一夜。 当夜幕降临
译文: 兄弟姊妹分离已久,家乡消息总是迟缓。 卖书人杀价直率,收获的稻子因雨延迟了时间。 头发已经变白,面色也因为生病而消瘦。 一年到头都在忙碌奔波,何时才是归家的时候。 注释: 役役:形容生活辛苦繁忙。 弟妹分离久:指兄弟姊妹分离的时间很长。 家乡信息迟:指从家乡传来的消息总是迟缓。 卖书人杀直:卖书的人杀价很直率。 穫稻雨愆期:收获的稻子因雨延迟了时间。 发向愁中白:头发已经变白。
【注释】 次郁钝之韵:指诗中“多病谁分药,穷愁只著书”两句。次,次序。郁钝,指诗中的“青郊春雨稼”句。 多病谁分药:指诗人身患疾病,谁人能为他治疗? 穷愁只著书:指诗人身处贫困、忧愁的境地,却只有通过著书来排遣苦闷。 青郊春雨稼:指诗人居住在郊外,春天的雨水滋润着农田。 绿树野人居:指诗人居住在野外,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简陋的房屋。 天地身将老,朋游日渐疏:指诗人感到自己的年龄一天天增长
【注释】 胜地昔曾行:胜地,指名胜古迹;行,游览。长林笼碧瓦,明月照朱棂:长林,指高大的树林;笼,笼罩;碧瓦,青砖;朱棂,红色门框。 世比龙门寺:世比,比作;龙门寺,佛寺名。 经翻贝叶青:经,经文。翻,诵读。贝叶青,指贝多经。 开秋敷石榻,迟我一扬舲:开秋,即秋初;敷,铺设;石榻,石头铺成的床榻;扬舲,扬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题在性源上人的清影轩上的诗。全诗写景,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
【译文】 总是说春天来了好,但春天来了还是寂寞。 江山封存了美丽景色,元宵夜风雨交加。 室内灯光闪烁明亮,酒垆上红艳的火光更加耀眼。 杯盘摆放整齐,儿女们纷纷进献,我懒得去北邻邀请。 【赏析】 本诗为元宵佳节所作,通过诗人眼中看到的景物和感受,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元宵节气氛的感受。 首句“总说春来好”表明人们普遍期待春天的到来,但春天虽然来临,却带来了一种寂寞感,说明春天虽然美好
注释: - 四面黄茅合,南头粉堞高。 - 这是写查山的四周景象。黄茅指的是黄色的茅草,这里指查山周围的环境;南头的粉堞指的是红色的城垛,这里指查山的南面部分。 - 丹泉生石甃,山趾带平桥。 - 这是写查山的泉水和桥梁。丹泉是指红色的泉水,这里指查山的泉水;石甃是指石头砌成的水井或水槽,这里指查山的岩石结构;山趾带平桥是指查山的脚下有一座平桥,这里指查山的地形地貌。 - 犬寄华亭信,蛇吞战国豪。
注释: 1. 衣皱霞千叠,鞋弯玉两弓。 衣皱:衣服上出现了皱褶。 霞千叠:形容衣物的颜色像晚霞一样绚丽多彩。 鞋弯:鞋子的形状像弯月一般优美。 玉两弓:形容鞋子的材质像弓一样坚韧而有弹性。 2. 色酣眉黛绿,香腻口脂红。 色酣:形容女子面颊红润,显得娇艳欲滴。 眉黛绿:形容女子眉毛的颜色像春天的树叶一样翠绿。 香腻:形容女子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浓郁而迷人。 口脂红
丙子元日 朔纪庚申始,风从甲艮来。 朔,初一;庚申,年月;甲艮,指寅月(二月)。风,指春风。 阴霾低不散,天意邈难猜。 阴霾,阴天的云气。邈,遥远,不可测。 香缕萦银烛,椒花浸玉醅。 香缕,指燃着的香。银烛,指蜡烛。 椒花,一种调味品。 宾朋交致贺,独我老衰颓。 宾朋,客人和朋友。致贺,赠送贺礼。 老衰颓,衰老衰弱。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丙子年初一日写下的。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