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解析】 此诗题作《绿竹苍石图》,是咏竹的七言绝句。诗人以“万竹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明丽的画幅,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美满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绿竹苍石图,这是全诗的总领。绿竹苍石图是画家所要表现的画面,也是诗人要传达给读者的艺术境界。 第二句:粉香翠影碧琅玕,丹凤林中第一竿。这两句主要写画中的竹与竹之间的关系。 第三句:雨露恩浓磐石固,清风日日报平安
这首诗是一首咏墨芙蓉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墨芙蓉的美丽与娇媚。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题墨芙蓉: - “题”在这里指的是书写或画在某种载体上,“墨芙蓉”则是指以墨绘制的芙蓉花。 2. 西风采采媚秋光: - 这句描述的是墨芙蓉在秋季阳光下的样子。这里的“西风”可能是指秋风,它带来了凉爽,而“风采”则形容了墨芙蓉的美丽姿态。 3. 绛节朱颜翡翠裳: - “绛节”可能是指红色的节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今夕知何夕,南轩景趣幽。” - 诗意解读:诗人表达了对今夜的珍惜和感慨,觉得今天特别珍贵,南轩的景色格外迷人。这里的“今夕”指今晚,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特殊性;“何夕”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珍惜。 - 关键词:今夕(今夜)、何夕(何时),南轩(南方的窗户),景趣(美景)。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今夕”和“何夕”,表达了对当前时刻的珍视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注释】: 十月十一日夜梦中赋诗一首既觉忘前四句枕上足成之 柳风轻娜娜,竹雨净娟娟。 有只书千帙,无多屋数椽。 村深居自好,心远老相便。 载酒溪翁羡,桃源小洞天。 译文: 十月十一日夜梦中赋诗一首,醒来后忘了前面四个词句,就在枕上写出来。 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就像少女一样柔美;竹叶上细雨滴滴落下,像少女的眼泪那样晶莹。 我只有几千本书,没有多少屋子,但仍然感到满足;因为居住在深深的山村
【注释】 海㝢:指海鸥。海鸥乐升平,中秋景象清。只缘人意好,转觉月华明。今岁佥愚戆,比邻异死生。听来惟是哭,孰不伤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京城任翰林学士时,写于辛巳(1074)年中秋佳节。诗以“中秋节”为题,描绘了京城的中秋夜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首四句从大处着笔,描写了京城中秋之夜的美景。 “海㝢乐升平,中秋景象清。”海㝢(即海鸥),这里比喻京城。诗人说,京城里现在太平安定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丙寅中秋节,作者在异乡过中秋,看到明亮的月亮和美丽的秋夜,心中不免涌起对故乡的思念。 译文: 云开天清洁无瑕,露珠滴落在琪林中。 静静面对明亮的月儿,心中却忧伤着故国的心。 半生漂泊常做客,今夜独自伤感泪沾襟。 家人书信难以得见,生活困顿愁绪深重。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异乡的中秋之夜所作。首句“云开天清洁无瑕”,描绘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注释】 1. 煮茶烧落叶:用落叶煮茶。 2. 扫径动闲云:清扫门前小路,惊动了飘荡的白云。 3. 水涸溪痕见:溪水干涸,溪岸上的痕迹显现出来; 4. 林疏岫色分:山林稀疏,山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5. 斋居长自掩:斋房经常被遮挡,指斋房常被云雾遮住。 6. 麋鹿动成群:麋鹿活动的地方形成一群动物。 7. 短屐相过数:短木屐多次穿过; 8. 惟应郑广文:只有郑广文会这样。 【赏析】
《咏菊》 九月朔日庭前白菊开花,重阳佳节难得菊花开,今年又因天公作美多添一个月闰年,孤芳自赏的菊花也能成为众花之魁。翠绿色的裘衣被云雾遮住了身影,洁白如雪的鹤羽披在身上更显得清丽。三嗅菊花的香气立时让人心醉,吟哦诗篇等待酒来助兴。赏析:这是一首咏菊的诗。诗人在重九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看到庭前的白菊竞相开放,不禁想起“重阳节”的习俗,而在这个本应是菊花盛开的日子里,却难得见到菊花绽放
元夕 《元夕》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和作者的感慨。 译文: 金吾放仗时,珂里传柑日, 楼台灯火淡,风雨管弦悲。 术眩明皇幸,仪尊太乙祠。 千年成古迹,兀坐漫赍咨。 注释: 1. 珂里传柑日:指元宵节的夜晚,人们传柑吃,庆祝节日的到来。 2. 金吾放仗时:指的是元宵节放灯的时期,人们在这一天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3. 楼台灯火淡:形容元宵夜晚的灯光微弱
【注释】己卯: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属兔年。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一年秋季的中间月,故名“中秋”。荣:同“楹”,指堂屋前的横木。兴:兴致,兴趣。晡: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清:清明。灵兔:神话中的玉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孀娥:寡妇。举杯邀对酌:邀请朋友饮酒。隔岁:隔年(指明年)。好寻盟:好意相约再聚会。 【赏析】此诗是作者与友人赏月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在中秋节之夜与友人欢聚畅叙友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