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诗句输出: 滚滚长江出全蜀,一派波涛泻寒玉。 天设巨堑鸿濛先,厥德灵长纪南服。 译文输出: 滚滚长江从四川的全域流出,带着波浪和寒冷的玉色。 天地间巨大的峡谷,就像是天然形成的屏障,它的恩赐使得南方的土地永远繁荣昌盛。 江水从岷山流出,经过巴县、梁州,最终流入了豫章地区。 江水奔流不息,仿佛要将整个南方都带入寒冷的玉色之中。 天地之间巨大的峡谷,就像是天生的屏障
题李州铭所藏毛泽民山水竹雪子,擅长画山,醉来解开衣襟盘礴羸弱,笔力甚似荆和关。 版凳桥西懵懂树,灰堆峰前鸭嘴滩。夕霏翳壑气氤氲,春瀑出涧声潺湲。 远岫离离断复连,湘娥绾结风前鬟。若非子真谷口宅,定有太一玄都坛。 竹雪子,玉笋班,面带河朔气,态度美且娴。鸟迹印沙文错落,蜗涎行壁势回环。 物物本然具画理,妙处岂在镌琢间。脱略畦町扫边幅,八法默契乌丝阑。 寸楮片缣亦可爱,令人咫尺思跻攀。此图忽落李君手
这首诗的标题是“折杨柳送夏西畴谪居大梁”,意思是作者在送别好友夏西畴时,折下杨柳作为礼物。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折杨柳,赠君别,杨柳未折心已折。 丈夫落落志四方,到此谁能不呜咽。 江南九月天雨霜,雁声堕地秋风长。 出门行行几千里,寒烟落日增离伤。 令严独许携家室,藤笈编花载书帙。 可怜身上千金裘,阿㜷手缝针线密。 吾闻中原百战馀,民物鲜少城邑虚。 君去结庐得幽胜,便可小拟西畴居。 荆蓁塞路猛虎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莫春谣奉和正斋承旨韵》中的诗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风颾颾,雨萧萧,东皇促驾车载膏: - 颾颾:指春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 雨萧萧:形容春雨细密而连绵不断。 - 东皇:古代神话中主管春季的神。 - 促车:催促着马车。 - 载膏:载着春雨。“膏”在这里指的是春雨。 2. 堕红残萼芳草深,嫣香压地腻不消: -
风 洪武丁卯闰月终,暴风忽从鬼户作。 故人不来君子藏,巽二踊跃蜚廉恶。 或嘘或啸或怒号,匪雄匪刚匪羊角。 倒掀渤澥鼓雷霆,簸荡堪舆撼山岳。 万顷嘉禾尽偃如,十围古树犹拔却。 塔轮震堕声铿鍧,屋瓦乱飞势挥霍。 鸟雀惊仆浑已僵,虎豺战慄如可缚。 万民失色一翁云,八十七年无此若。 小斋斗大容老夫,斜雨敲窗打床脚。 径侵衣被及琴书,毒甚卷茅欺我弱。 何不广莫扫兵尘,何不仲夏驱炎熇。 尚忆当年歌汉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描绘了夏日酷暑的景象。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火云崒嵂火龙劣,火星荧煌火光泄。 注释:火云浓密,如同山峰;火龙低垂,火焰微弱。火星闪烁,如火光泄露。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夏天的炎热景象。 2. 田畴龟坼土鳞皴,海波鼎沸泉脉竭。 注释:田野龟裂,土壤龟裂;海水沸腾,泉水干涸。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
【诗句释义】 听辅师弹南薰:聆听辅师弹奏南风之曲。南薰,指南方之风,这里泛指南方的音乐或乐曲。 深村隔疏雨,一尘飞不到:在偏僻的深山村落里,隔着稀稀疏疏的雨滴,尘土也飞不起来。形容环境清幽宁静。 辅师抱古琴,叩门忽远造:辅师怀抱古琴,敲门突然到来。辅师,古代乐官名。 解囊理冰丝,下指即高妙:解开衣袋拿出钱,轻轻拨动古琴弦,就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解囊,取出钱财;理冰丝,用丝线整理古琴上的弦。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是诗人在长安时所作。赵嘏以画工的身分,为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画《秋林晓行图》,并作此诗赠之。 首联写景。首句“疏林惨淡月欲堕”,是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象:稀疏的树林里,天色已暗,月光将要落下了;次句写哀猿啼声。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凄清的秋夜景象,烘托出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 颔联是写桥上霜白,蹇驴行涩。“桥危”是说桥梁很危险,“霜重”是说霜雪很重
【注释】 1.筐箧:指书箱。缄:封,这里用作动词。赐金:皇帝赐予的金。 2.照耀:光辉照人。宠光:宠辱皆荣的光华。 3.橐囊:用布做的袋子,装食物或财物。贮赍粮:装载粮食。 4.往返:往返于某地之间。迪吉康:带来吉祥与健康。 5.兹行:此行。非浪游:不是随便游览。素愿:平素的愿望。诚我偿:以诚实之心实现我的心愿。 6.计程:估计路程。七百里:古代十里为一里,即70里。便可还寓乡:就足以返回故乡。
【赏析】 查干,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人。元代著名诗人,有《游查干山集》。此诗为七言律诗,是诗人于元统元年(1340)游查干山分韵之作。诗人用简炼的语言,描绘了游历查干山时所见的景物以及所感之情。全诗以“日”字为核心,将“雪后”、“明月”、“东门”、“黄河”,等词巧妙串联,形成了一幅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 首联“雪后天象清,维时月初吉。”写诗人游山时的气候和时间。诗人在雪后的天气中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