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
这是一首描绘了何和尚寻母的故事。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及注释: 诗译: 写经时母亲已血尽,长素(指母亲)容貌枯槁。 烧蜜炼顶臂,这肌肤岂是普通母亲的? 难道不痛至骨,但为了母亲我忍此片刻。 南北万馀里,来往如趁虚。 天高孝可感,报应非浮屠。 出门访东家,遇否不可虞。 茫然求上天,再见得所图。 昔者别儿时,那有此头颅? 明明陈左验,大恸绝复苏。 向来相妒人,泣下成欷歔。 收泪相劳苦,何异得乳雏。
诗句解释: 1. 舞红一架欲生衣 - 描述红色的花朵如同衣服般垂落,仿佛是春天的衣裳。 2. 残英辞旧枝 - 指春天即将过去,花瓣凋零,离开了曾经繁茂的树枝。 3. 雨声自唱惜春词 - 雨滴敲打着窗户,仿佛在诉说对春天的眷恋和不舍。 4. 新火后,薄罗时 - 描述了春天过后,天气转凉,薄如蝉翼的罗衣开始穿上身。 5. 君归何太迟 - 表达了对某人归来时间的不满,觉得他回来得太晚。 6.
终日望君君不来,为谁犹住郁孤台。 幸自一年无梦到,谁教昨日有书回。 1. 注释与译文详解: - 终日望君君不来: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深切期盼和无奈的心情。"终日"表示长时间的等待,"望君"即盼望着对方的到来。"君不来"意味着对方迟迟未归,未能如约而至。 - 为谁犹住郁孤台:“郁孤台”是一处地名,位于现今的广东省韶关市,这里可能是诗人思念之地,也可能是其情感寄托之处。"犹住"表示依旧留在那里
注释: 1 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于野人:李士宏得到芗林中的五老石。 2.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芗林的石头虽然丑,但是经过岁月洗礼,它变成了如同五老一样长寿。 3.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这些石头高低俯仰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它们既清润又坚贞,都是很好的朋友。 4. 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这些石头被巧妙地雕刻和切割,仿佛是鸿蒙老祖的作品。 5. 铜盆古雅出高丽
乌夜啼秋兴 院静槐阴似水,雨馀蝉语先秋。熟残梅子无人打,金弹满红沟。 又送行人归去,谁怜倦客淹留。画船旗鼓江南岸,人倚夕阳楼。 注释: 1. 乌夜啼秋兴: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的第三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2. 院静槐阴似水,雨馀蝉语先秋:描述了院子里安静的氛围,槐树的影子像水一样流淌。雨后,蝉的声音先于秋天出现
【注释】 侧犯 · 夜饮海棠下 恨花开尽,夜深自敛胭脂颗。雨过。绕曲曲花蓬锦围裹。浮空烧蜜炬,香雾霏霏堕。无那。 倚滴滴娇红笑相亸。歌俦饮伴,花底围春坐。念满眼、少年人,谁更老于我。岁岁花时,洞门无锁。莫负东君,酒盟诗课。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春的词作。上片描写了海棠花盛开时的情景:夜深了,海棠花已凋谢殆尽,只有几枝还独自开着。夜深人静,花儿在夜色中静静地开放着。 下片则写春天来临时
竹枝词 江南女儿善踏歌,桑落酒熟黄金波。洗壶日日望君至,君不来兮可奈何。 译文 江南女子擅长唱歌,桑叶落尽酿成美酒。她每日清洗杯具等待你的到来,若你不来我该如何度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竹枝词》中的一首。诗中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诗人运用谐声双关语、语意双关等手法,表现了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注释】冰肌:比喻女子皮肤像冰雪一样洁白。玉骨:形容女子身材苗条。淡裳衣:指穿着浅色的衣裳。素云:白的云彩,这里指梅花。生:长出。翠枝:绿枝。谪仙诗:指李白《清平调》三首。雪香:指雪花散发的香味。应自知:该知道。微雨:细雨。禁烟时:古代习俗,农历二月二日为“龙抬头”,民间有剪柳、戴柳的习惯,故称“禁烟”。洗妆:梳妆打扮。君莫迟:别耽误我了。东风:春风。不解惜妍姿:不知爱惜美丽的容颜。吹成蝴蝶飞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今年麦熟亦可喜,紫石霏霏落钟乳。” “今年麦熟亦可喜”表达了对今年小麦收成的满意和喜悦。 “紫石霏霏落钟乳”使用了“紫石”一词来形容紫色的石头,而“霏霏”则形容雪花或雨珠飘洒的样子,形象地描绘了雪景,同时“钟乳”可能指的是钟乳石,一种在地下形成的钟状矿物晶体。整体给人一种冬日雪后静谧、清新的感觉。 第二句:“我从田家惯饼饵,梦想风味今未已。”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述曹操的智谋与野心以及其对历史的深远影响,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于人性的思考。 诗句解析: 1. "铜雀砚" - 铜雀砚是一种古代文房四宝之一,这里用来形容曹操的政治手腕和智慧。 2. "老瞒智计笼天下" - 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其杰出的才智和谋略控制了整个中国。 3. "歌舞未终铜雀夜" - 指曹操生前的奢侈生活和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