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表元
吕氏六桂堂 年少奔驰有底忙,棘闱兰署梦茫茫。 白头鞍马风沙里,听说燕山六桂堂。 注释:年少时四处奔波忙碌,科举考试的考场如同荆棘丛生的庭院,梦想如同兰草生长在官府中那样渺茫。年老后依然骑着马在风沙中前行,听闻燕山有个名叫六桂堂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奋斗和晚年的感慨。首句“年少奔驰有底忙”,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期四处奔波、忙碌的场景。次句“棘闱兰署梦茫茫”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咏猫的诗。诗中通过描写猫咪的动作和神态,表达了对猫咪的喜爱之情和对其平安健康的祝愿。 【注释】: 1. 狸儿轻捷豹儿斑,作势擒生也不难:狸猫轻盈敏捷,豹子斑纹醒目,它们捕猎时都显得很有气势。 2. 渐觉形神欲相贺,青奴黄奶夜平安:渐渐地,我觉得猫咪的形态和精神都在庆祝这个时刻,而它们的“母亲”(可能是主人)和“父亲”(可能是主人养的另一只猫)在夜晚也能安然无恙
【注释】这首诗的作者汪济秀才,是宋代人汪洙(字藻伯,号藻溪)之子。汪洙幼时聪颖好学,曾从父游。年长后,弃举子业,专心于经学。他以《论语》为教材,编成《小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著作有《论语解》、《小学诗训》、《小学篇》等。汪济秀才“饭牛稿”,就是他在江东道吟诗的诗稿。 【赏析】首句写雪景,点出题旨。次句写自己读书的情况。三句写自己读书的环境。末句写自己读书的心境。全诗用词简洁明快,读来琅琅上口
【注释】: 老马宁为驹,即且或甘带:比喻年长者仍能为青年提供经验。 名迹吾不嫌:指我不怕别人的非议。 全生聊远害:保全性命,远离灾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曹子贞的赠诗。曹子贞是明代东平人,以孝著闻于时,曾作《感遇》五言八章,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取向。此诗则是诗人在与曹子贞相会之际,表达自己对这种人生观的赞同和支持。 首句“老马宁为驹”,意在表达年长者仍能为青年提供经验的观点
【释义】: 班婕妤题扇图 时情任销歇,闺思转殷勤。 也胜山阴媪,挥毫托右军。 【注释】: 1. 时情任销歇,闺思转殷勤——时情:指时世、世事;销歇:消散;任:任凭;闺思: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殷勤:恳切,恳挚。 2. 也胜山阴媪——也,比得上;胜:胜过;山阴媪:即山阴老妇。山阴:地名;媪:年老的妇女;此句比喻女诗家才华出众,可与山阴老妇媲美。 3. 挥毫托右军——挥毫:挥动笔杆儿;右军
【解析】 此诗是送别潘昌朝的诗作。潘昌朝是作者与同年进士的朋友,在唐代科举中,同年为科举同年科及第的人,故称“同年”。诗中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前四句写秋景送别,后四句写友情寄意。 【答案】 ①客路秋深又送迎,狂歌烂饮慰飘零。②风前数发茎茎白,马上看山段段青。③古穴无丹生洞气,高林有鹤避潮腥。④明年更欲三茅去,拟借新笺道德经。译文:秋日的旅程又逢送别,狂歌痛饮以慰藉漂泊
鲒𩸞唐乡贡丈置酒悟空寺见款 南宫通籍唐先辈,白发天寒海上洲。 五鼎已推华屋梦,一尊犹及少年游。 桃源有吏今安避,铜雀何人死亦休。 祗羡龙钟老禅伯,倚栏无语看沙鸥。 注释:鲒𩸞:即鲒鲈,古代一种鱼类。唐代诗人张九龄曾作《感遇》诗:“紫骝嘶断罢长鞭,鲒鲈跃浪翻银箭。”唐乡贡丈:指唐朝时期的乡贡进士。苏轼在《和陶潜饮酒诗并引》中说:“吾尝思东坡先生与渊明俱好酒,而东坡以文章达,渊明以酒自适。故其言曰
诗句解释: 1. 调贵白(注释:这里的“调”可能指的是诗歌的风格或形式,而“贵白”可能指的是这首诗的主旨是强调其简洁明了的特点。) 2. 客里光阴取次休(注释:在客居之地,我随意地度过时光,不拘泥于日常的礼节。) 3. 嫩寒一夜袭衣裘(注释:一夜之间,初春的寒意袭来,让人不禁裹紧了衣物。) 4. 不须多畏赵盾日(注释:不必过于害怕正直如赵盾般的人物,因为他们只是普通人而已。) 5.
诗句原文: 漠漠溪风吹路尘,白岩山下几穷身。 秋深竹色老于树,昼静鸟群喧胜人。 何处人家藏剡录,有时行客裹唐巾。 平生笑杀禾翁子,刚为乘车弃负薪。 翻译: 漠漠溪风吹路尘,白岩山下几穷身。 形容秋天的风很冷,吹在身上感觉非常刺骨,连行走都变得困难。 秋深竹色老于树,昼静鸟群喧胜人。 形容秋天竹林的颜色已经变得深沉,与树木相比显得更加古老。同时,描述白天时的安静环境
注释: 流光:时光流逝 如急水:像流水一样迅速 一去难复再:一旦离去,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了 归来坐虚室:回到空荡荡的屋子中 始觉身安泰:才感觉到身心都恢复了安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家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首句“流光如急水,一去难复再”形象地描绘了时光飞逝的情景,让人感叹时间的宝贵和易逝。而“归来坐虚室,始觉身安泰”则表达了诗人在归家后感受到的宁静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