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
诗句解析: 春漪吹鳞动轻澜,桃蹊李径葩未残。 红桥瘦影迷远近,缓勒仰面何人看。 高岩下谷韶景媚,瑟瑟芳菲韵纤细。 层青峻碧草树腾,照野氍毹摊绣被。 译文: 春风拂过湖面,鱼鳞微微摆动,轻轻掀起水面波澜。桃花和李花的小路旁,花朵尚未凋谢。红桥映入水中,身影若隐若现,不知是谁在远处观望。高高的山崖下,山谷中景色迷人,风吹过芳草,声音细腻而美妙。层层青翠的山峰和碧绿的草丛中,树木随风飘扬,仿佛在跳舞
【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在赞美太湖的美景时所写。诗的前四句写太湖之奇,五、六两句写太湖之美,后二句则写太湖之异,最后两句表达自己的向往之情。 【注释】 1.太湖:指太湖中的光烂银(即太湖石)。 2.日上眩朝彩:太阳升起时霞光灿烂,照耀着大地。 3.幽人:隐居者,这里指钮处士。 4.𡾊嵬:高大巍峨。 5.千林橘:指洞庭湖边橘子林。 6.柯叶霜不改:指橘子树的枝叶,经霜冻也不凋落。 7.仙翁:指钮处士
金明池边张水嬉,百桨竞发建鼓旗。 按栏俯瞰云中人,只有春波涌汹汹。 东西岸畔众人目,黄帽老翁看不足。 当时正值宣和盛,可以轻纱绘晴绿
【解析】 此诗首尾两句写梅花,“野老”指自己。“野老庄南天气暖,一枝常是占先春。”意思是在庄南的野地,气候渐暖,梅花就率先开放。“一枝”,特指一株。“占先春”,意即早于春天开花。 “夜来雪里东风急,时有清香暗袭人。”意思是夜来,当雪花飘落的时分,东风吹得特别急促,梅花散发出来的幽香,不时地随风袭来。 【答案】 译文:在庄南的野地,气候渐暖,梅花就率先开放;夜来,当雪花飘落的时分,东风吹得特别急促
《赠铁脚刘道人》 道人之足如钢铁,面如山岩坚如铁。 山人之气凛如冰,肝气如刀剑锋棱。 两相相遇在世间,面色与足色皆苍寒。 二、译文: 道人和山人都拥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他们的存在就像钢铁一样坚硬。他们的面容如同山石般坚硬,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勇气和决心。他们在世间的相遇让他们更加坚定,他们的面容和气质都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人和山人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译文: 姑射仙人的翠鸾被蒙上香气,蒙蒙香雾沾湿了飘飞的翰墨。夜深时分舞罢霓裳羽衣曲,留下如葱绿色的衣裳守护着清晨的寒冷。 注释: 1. 姑射仙人:传说中的仙女,居住在昆仑山,常以翠鸾为伴。 2. 翳翠鸾:用翠鸾(一种美丽的鸟)来比喻姑射仙人。 3. 蒙蒙香雾:淡淡的香气笼罩在周围,给人以朦胧的感觉。 4. 飞翰:指飞翔的羽毛,这里借指舞者的衣袖。 5. 夜深舞罢:夜晚结束,舞蹈结束了。 6.
注释: 东风吹梦返湖山,玉减香消怨夜寒。 东风拂面使人醒来回到湖山之中,梅花香气已逝,令人哀怨夜晚的寒冷。 毕竟明年又相见,早将春信报平安。 终究明年还能再次相见,我早已把春天的消息传递到您的身边。 赏析: 此诗以梅花为题,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首句“东风吹梦返湖山”,以春风为引子,描绘出了一幅湖山景色的画面。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解析】 “梅花百咏庭梅”是题目,此诗是《梅花百咏》之一。全诗以“梅花”、“芳心”、“寂寂”等词语为主,写出了梅花孤傲的性格和不与百花争春的特点(或:梅花的清高、幽远、淡雅),表达了诗人孤高自许、不随波逐流的情怀,以及孤独寂寞的情怀。 【答案】 梅花百咏 迢迢春信隔江南,寂寂芳心负岁寒。青鸟不来仙梦杳,月明空自倚阑干。译文: 远远地传来春天的消息,我身在江南却感觉春天离我很远
【注释】 凌风:凌驾于风之上。 却月:形容梅花的清丽超逸,如月亮般皎洁明亮。 那堪:哪堪。那,代词。 江北江南: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赏析: 《梅花百咏·庭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此诗前两句以“却月”和“凌风”来描绘梅花的高洁、清丽、超凡脱俗,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后两句通过“如今不独扬州种,江北江南总是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
【注释】 梅花百咏庭梅:即《梅花百咏》。 手挽冰枝那忍触,莫教香雪涴苍苔:手拉冰冷的梅花树枝,不忍去摘梅花。不要让香雪玷污了青翠的苔藓。 并刀轻断梢头玉,笑引春风上鬓来:用并州(今山西太原)出产的并刀,轻松地割断了梅花枝条,将花枝上的花瓣轻轻摘下。梅花仿佛在笑,将芬芳的香气引到自己的鬓边。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通过描写诗人与梅花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的美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