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士元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曙雪苍苍兼曙云”写天象,以“苍苍”和“兼”来表达天色的阴沉;次句“朔风雁不堪闻”写天气,用“朔风”来渲染寒冷气氛;第三句点明送别的地点:“贫交”即贫苦的朋友。末句“唯有青山远送君”,以送别友人,故有“送”字。 前两句写送别时的天气,后两句写送别时的心情。“贫交此别无他赠,唯有青山远送君。”诗人在送别的时候,除了表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可以赠送的物品
郢城秋望 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雁雁声哀。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注释: 郢城:古代楚国都城,在今天湖北江陵西北。 白首:指年老。 归不得:想回家却无法如愿。 空山:空空的山。 雁声哀:大雁叫声凄凉、悲伤。 高城:高大的城墙。 西北:指西面的方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中的一首。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秋天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窅窅云旗去不还,阴阴祠宇闭空山。 我来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颜。 窅窅云旗指的是高高的旌旗,去不还表示离开后不再返回。阴阴指阴暗的样子,形容庙宇的幽静和神秘。 我来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颜。 我来时才体会到丹青画中的精妙之处,像面对冰雪一样敬仰神仙的容颜。稽首表示恭敬地低头致敬
【注释】 皋:通“皋”,山陵。寒皋:指寒天里的山陵。 初还:刚回来。旅望:远望。 迢遰:遥远。高楼:指北楼上的楼台。 萧条:荒凉冷落。旷野闲:荒郊野地,空旷无际。 依:倚靠。秋兴:秋天的感触。属:投寄。 动翠颜:使容颜憔悴。 【赏析】 此诗为登临怀人之作。诗人在丹阳北楼登高望远,极目天涯,心系远人,情思难平,遂写下此二首七绝。前首写景,后首抒情。前首写望,后首抒情。
怜君才与阮家同,掌记能资亚相雄。 入楚岂忘看泪竹,泊舟应自爱江枫。 诚知客梦烟波里,肯厌猿鸣夜雨中。 莫信衡湘书不到,年年秋雁过巴东。 诗句注释 - 怜君才与阮家同:表达诗人对李敖才华的赞赏,认为他的才华可与阮籍相提并论。 - 掌记能资亚相雄:指李敖担任湖南书记一职,能够胜任并展现他的才能和领导力。 - 入楚岂忘看泪竹:虽然身处楚国,但看到流泪的竹子也会感慨
注释: 咸阳西楼别窦审 咸阳的西楼,在原野上回旋起落。晴朗的天空映照出万井的景色。 小苑城隅连渭水,离宫曙色近京关。 小苑靠近城角,连接着渭水。离宫(指皇宫)曙光照耀着,接近京城的关口。 亭皋寂寞伤孤客,云雪萧条满众山。 孤独地站在高高的亭台之上,感到寂寞悲伤;大雪纷飞,满山都是萧索的景象; 时命如今犹未偶,辞君拟欲拂衣还。 时运和命运如今还没有适合我的时机,我将要辞去你,回到故乡。 赏析:
冯翊西楼译文: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一和白云篇。 赏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傍晚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其中,“近郭乱山横古渡”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古老的渡口旁
【注释】: 或:有时;杖藜:拄着拐杖。 适意:称心如意;溪:小河。 草堂竹径:指隐居之所。 落日孤烟寒渚西:夕阳斜照在孤烟中,映照着清冷的江洲西边。 赏析: 此诗是赠友人强山人的一首七绝,表达了对朋友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或掉轻舟或杖藜”,意思是有时驾船出游有时拄着拐杖闲庭信步。这两句写出了强山人的生活情趣与性格特点。 第二句“寻常适意钓前溪”
【诗句解释】 1. 白蘋楚水三湘远,芳草秦城二月初。 2. 连雁北飞看欲尽,孤舟南去意何如? 3. 渡江野老思求瘼,候馆郴人忆下车。 4. 别后天涯何所寄,故交惟有袖中书。 【译文】 1. 白色的蘋花和楚水的三湘之边,遥远的距离,初春二月的芳草。 2. 连续飞翔的大雁似乎要飞到尽头,我乘舟向南离去的心情如何? 3. 渡过长江的老人家思念病痛,等候在旅馆的郴州人想念你。 4.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在太康驻节,秋色已老。颔联点明时间是金风送爽之时,雁南飞时,描写了一幅秋天景色的图画。颈联写诗人在太康驻节,五子之歌犹在耳旁,猎迹已成荒田。尾联写诗人在太康驻节,天时人因堪惆怅,闷对牙旗展簿书。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 【注释】 驻节太康:驻节,指在一个地方长期停留。太康,古地名,今河南太康县。 霜叶飞红过夏墟,金风吹雁集荒渠:霜叶飘落着红色的叶子,穿过村庄而过;金风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