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岳
注释解析 1. 读史 - 释义:学习历史 - 译文:学习历史 2. 谋国如搏虎,啑血满朝市。 - 释义:比喻为国出力如同搏击老虎一样艰难,流血牺牲遍布于整个城市。 - 译文:为国家奋斗如同搏击老虎一般困难,鲜血洒满了整个城市。 3. 衣裳自颠倒,于错安足耻。 - 释义:形容战乱或混乱中,人们衣服颠倒错杂,但这种混乱并不值得羞耻。 - 译文:在动荡的战争中,人们的衣着变得凌乱不堪
【注释】: - 唯则可定国:只有这样才能安定国家。 - 妇愿亦何极:妇女的心愿又能到哪里呢? - 一子为天王:一个儿子成为了皇帝(即“天王”)。 - 一子分桐叶:另一个儿子被分封到地方做官,但被剥夺了权力,就像“分桐叶”一样。 - 宠宴隆私恩:皇帝因为宠爱某个人而给予其特殊优待和恩惠。 - 误信千秋约:误信了与某人的约定,认为可以永远相守。 - 牧犊不顾车:放牛的孩子只顾着自己
【解析】 此题考核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中的词性,又要注意上下文文意的理解。“弗陵践天子”意为“不欺凌天子”;“小人追丧躯”,指小人们追赶着死去了的周成王;“将军谢免冠”,“少帝烛奸诡”分别指汉景帝和汉武帝。“墙茨不可扫,妇人定足恃”意为“墙头草不能去拔,妇人凭依丈夫是理所当然的”;“旦夕遵涂轨”,意为“早晚都在道路上行进”。 【答案】
【注释】 读史:阅读历史典籍。 圣人无常家,一龙而一蛇:指圣人没有固定的居所,就像一条大蛇一样变化多端。 仲举奖王室,名贤蔚东华:指东汉末年名士仲长统为汉室的复兴而奔走呼号,像名流贤才在东方兴起。 相与张天纲,抗节触奸邪:指曹操、诸葛亮等名臣忠君爱国,不畏权奸。 王路险,骀衔覆奔车: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道路险阻;董卓专权时,有识之士如杨奉、韩暹之辈投靠他,却遭到覆灭。 庶几无道愚
【注释】 乱门:指乱臣贼子所设置的门。 惧以伤吾行:害怕因触犯他们而使自己的品行受到损害。 戕(qiāng)吾生:摧残我的性命。 袁闳(hǔn)悯:哀怜。先祚:前代君主的基业。 睹变于未萌:看到祸乱尚未兴起时,就加以阻止。 萧然:形容清贫孤寂的样子。 环堵(dou):四面墙。环,环绕;堵,土壁。 遗世情:与世间隔绝之情。 甘为所凡愚:心甘情愿地做一个愚人。 囊括:包罗;涵盖。 渐冉:渐渐。十八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全诗如下: 读史 仲事家人产,阿濞老农儿。 福与祸相倚,泽麋蒙虎皮。 江湖错襟带,俨尔锡介圭。 盐铁即山海,为问自何谁。 不思庇本根,乃欲披其枝。 孽匪降自天,六竖同蚩蚩。 衅虽由博局,几杖失之慈。 译文: 我读到史书,感叹历史的兴衰荣辱。 阿濞曾是老农之子,如今却成为权力的化身。 福和祸相互依存,就像湖中的水草被风吹拂。 他身着锦绣衣带,俨如古代贤臣的典范。
冒顿纵鸣镝,何有乎妇翁。齐虏穷计画,和亲苟弥缝。白登帝胆落,事急聊相从。官家屈体貌,四国少颜容。贻谟累风俗,边鄙讵偃弓。若淮阴而在,不当歌《大风》。 注释: 读史:阅读历史。 冒顿纵鸣镝(dí):指冒顿单于放走了被围困的汉将陈稀。 何有乎妇翁:怎么没有妇翁?即“哪有妇人之仁”。 齐虏穷计画:齐国人穷途末路,想尽了办法。 和亲苟弥缝:和亲只是暂时掩盖问题。 白登帝胆落:白登山上,冒顿单于被围困
【诗句释义】: 1. 太阿不在掌,神气积苦窳。 注释:太阿剑是一把有名的宝剑,现在却不再由主人使用,它的精神气质已经消磨殆尽。 2. 周德既已衰,子孤失其叙。 注释:周朝的德行已经衰落,儿子在位,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地位。 3. 群雄横意气,鼎隧启纳侮。 注释:群雄们横冲直撞,充满自信和骄傲。他们的行动导致了国家的混乱和耻辱。 4. 玉步犹未改,王章尚撑柱。 注释:就像玉一样,虽然受到玷污
读史 《读史》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译文: 礼者国之维,民者载舟水。 暴秦虎狼威,流血被九轨。 侈功盖泰皇,一家天下始。 猛气陨沙丘,难从一夫起。 七庙堕飞烟,旦暮殄宗祀。 亡秦楚三户,弧矢安足恃。 注释: 1. 礼者国之维:礼是国家的支柱。 2. 民者载舟水:民众就像船在水中漂浮
【注释】 欻(xū)云驾飞龙,真人屈群力。 扶义西入秦,始定三章约。 众争走金宝,何独收图籍。 一军惊大将,关东可传檄。 借箸请前筹,讵复有遗策(jù)。 宽大帝王模,要在识人杰。 一增不能用,叱咤徒虚喝。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是元代文人张养浩的作品。这首词以《史记》中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为题,抒发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感慨之情。 词一开始,作者通过“欻云驾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