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者国之维,民者载舟水。
暴秦虎狼威,流血被九轨。
侈功盖泰皇,一家天下始。
猛气陨沙丘,难从一夫起。
七庙堕飞烟,旦暮殄宗祀。
亡秦楚三户,弧矢安足恃。
读史
《读史》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译文:
礼者国之维,民者载舟水。
暴秦虎狼威,流血被九轨。
侈功盖泰皇,一家天下始。
猛气陨沙丘,难从一夫起。
七庙堕飞烟,旦暮殄宗祀。
亡秦楚三户,弧矢安足恃。
注释:
- 礼者国之维:礼是国家的支柱。
- 民者载舟水:民众就像船在水中漂浮,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的稳定。
- 暴秦虎狼威:形容秦朝政治残暴,如虎狼一般。
- 流血被九轨: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严格的法制,导致许多人流血。
- 侈功盖泰皇:形容秦朝过分追求功名,超越了祖先。
- 猛气陨沙丘:指秦始皇在沙丘病逝,其子胡亥即位,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 难从一夫起:指秦朝迅速崩溃,无人能够挽救。
- 七庙堕飞烟:指秦始皇的七个陵墓在火灾中被烧毁。
- 亡秦楚三户:指楚国的三个家族(芈姓)灭掉秦国,为汉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通过对秦朝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关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如“礼者国之维”“民者载舟水”等,既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历史功底,又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楚国三族灭秦的历史事件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