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棠
远役与归愁,同来渭水头。 南浮应到海,北去阻无州。 楚雨天连地,胡风夏甚秋。 江人如见问,为话复贫游。 注释: - 渭上送人南归:在渭水边送某人南归。 - 远役与归愁,同来渭水头:远离的人和归来的愁思,一同来到渭水之畔。 - 南浮应到海,北去阻无州:向南漂流应该到达大海,向北行进却遭遇阻碍,没有到达任何州郡。 - 楚雨天连地,胡风夏甚秋:楚国的雨连续不断,天地间一片湿润
【注释】: 1. 征役(yì)已不定,又缘无定河:征役没有结果,又因为黄河的变迁。征是征兵的意思。缘,因为。 2. 塞深烽砦密,山乱犬羊多:在边疆地区,烽火台、营寨都很密集,野兽和牲畜也很多。塞深,指边疆地区,边塞遥远。烽,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烽火台。砦(zhài),军营。 3. 汉卒闻笳泣,胡儿击剑歌:汉族士卒听到笳声哭泣,胡人儿童则挥舞着长剑唱歌。汉,指中原一带。卒,士兵。笳,管乐器
【注释】 投徐端公:投到徐州的友人。徐端公,指徐凝,唐代诗人。 无谋寻旧友,强喜亦如愁:没有预料到会找到老朋友,虽然很高兴,但心情也像忧愁一样。 丹桂阻丹恳,白衣成白头:因为桂花阻碍了真挚的情感表达,所以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坦诚相见、畅所欲言。 穷吴迷钓业,大漠事贫游:在贫穷的吴国(泛指江南一带),他迷恋于钓鱼;在大漠中,他从事着贫困的漫游生活。 霄汉期提引,龙钟未拟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 “狂戎侵内地”,意思是:边关外,北方的少数民族(狂戎)侵略了内地。“左辖”是古代官职名称,指左司长史。“萧关”,古关名,在今甘肃固原县南。“走马冲边雪”,意思是:骑着快马冲过边塞上的飞雪。“鸣鞞”,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借指战鼓。“动塞山”,意思是
【注释】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是长城上著名的关口。紫塞:指边地,多指北方边境地区。胡山:泛指边疆的山脉。东来骑:来自东方的骑兵。 【译文】 站在高高的雁门关上远远眺望,眺望久了使人感到忧郁。在塞外只有雪,而山上却春色无边。河水遥隔,将原野分成了两半,树丛纷乱,扬起阵阵飞尘。时常可以见到从东面来的骑士,心中知道这是即将与亲人分别的日子。 赏析: 诗的前两联写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下马似无人,开门只一身。 “下马似无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场景,诗人刚刚下马,周围仿佛没有人一样,没有打扰到他的宁静。 2. 心同孤鹤静,行过老僧真。 “心同孤鹤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他的内心与孤高的鹤一样寂静。 3. 乱水藏幽径,高原隔远津。 “乱水藏幽径”形容了一条隐藏在乱流中的小径
寄睦州陆郎中 下国多高趣,终年半是吟。 海涛通越分,部伍杂闽音。 晓郭云藏市,春山鸟护林。 东浮虽未遂,日日至中心。 注释:睦州位于浙江省境内,这里指代睦州所在地。高趣指高尚的志趣,吟指吟咏诗篇。通越分,即越过浙江。部伍指军队行列,闽音指福建方言。晓郭云藏市,早晨的城郭被云雾所笼罩。春山鸟护林,春天的山林中鸟儿保护着树林。东浮,即向东漂流,未遂,没有实现的意思。日至,太阳到达。中心,指心之所向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的要求作答。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需要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把每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最后将诗句、翻译和注释组合起来即可。 本题中,题干明确提示要“逐一对应”,所以考生在翻译时一定要按照诗句的先后顺序进行
《塞下二首其一》的诗句如下: 胡虏偏狂悍,边兵不敢闲。防秋朝伏弩,纵火夜搜山。雁逆风鼙振,沙飞猎骑还。安西虽有路,难更出阳关。 此诗描绘了边关将士在烽火与狩猎中的英勇形象,展现了他们保卫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通过描述将士们在边疆地区的日常生活及战斗情景,表达了对士兵们的深切敬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士兵们面临的艰难困苦
注释(以第一句为例): - 问省:询问、探望。 - 归南服:回南安府,泉州属南安府。 - 悬帆:把帆船上的帆放下来。 - 何山犹见雪:在何处还能见到雪? - 半路已无鸿:在半路上已经看不到鸿雁。 - 瘴:南方潮湿炎热的地方的气候。 - 杂:交错,混合。 - 春云重:春天的云层厚重,天气寒冷。 - 星垂夜海空:星星悬挂在夜空中,海面上一片空荡。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从弟从泉州回南安府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