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注释】 李端彝:李端,唐代诗人。彝端行昆仲:指李家兄弟。还嘉鱼:归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开头两句“二李高风挽不回,巫山衡岳漫崔嵬”,以豪迈的笔触赞扬了两位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挽不回”是说他们的高风不可挽回,“巫山衡岳”是说他们志节高洁,超脱尘俗。 后两句“凭将一掬怀人泪,洒向黄公旧钓台”,则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怀念之情。黄公:指晋代著名隐士、诗人黄公望(字子久)。黄公旧钓台
【释义】: 这几句诗是说,陆家园中种植了上千株杏树,到处的花瓣都开满了,不需要等到春天。种树是为了修德,每一棵树上都有仁爱之心。 【注释】: 1. 杏林:这里指种植了成千上万株的杏树园。 2. 陆家园里千株杏:在陆家园里种植了上千株的杏树。 3. 处处花开不待春:到处的花朵都开放了,不需要等到春天。 4. 种树由来还种德:种植树木原本是为了修德行善。 5. 枝头颗颗总含仁:每棵树上都有仁爱之心
【解析】 “和秉之”为作者友人,“菊”为题干中关键词。首句写菊,次句写送菊人(即杨妃、西施),第三句写菊,末句写菊。全篇写菊花,抒发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斗出金盘与玉卮”用斗来比喻菊花,把菊花的色泽比作黄金,用玉卮来比喻菊花的清香,生动地写出了菊花的美。“独有岁寒心尚在”,突出了菊花傲霜凌寒的特点。“落英重作楚人词”是说菊花虽然落了花,但是还像楚辞一样具有感伤之情。 【答案】 示例:多年未见黄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时,要通读全诗,从内容、手法等方面分析。“画船棹破水晶盘”的意思是:我划着小船在水上行驶,打破了水晶似的水面,看见满河面上的荷花,像一面镜子。“面面芙蓉正好看”,是说荷花开满河面。这两句是说,我在欣赏荷花。“信是人间无暑地”意思是:我确信这里是一个人间少有酷暑的地方。“我来消夏”意思是:我来这里是为了消夏。这两句是说,我来到这地方是为了消夏
诗句输出:鹤林自是前朝寺,落日荒郊有一僧。 译文:鹤林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在落日的荒野中,有一位僧人在那里修行。 注释:鹤林寺,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落日荒郊,形容环境荒凉,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有一僧,指代那位孤独修行的僧人。 赏析:此诗描绘了鹤林寺的古朴和僧人的孤独,通过对比现代人的忙碌,更突显出古人的隐逸生活之美。同时
注释: 1. 先春:指早春。罨(yǎn):用草木等覆盖。 2. 槿编篱:用花木编成的小墙或篱笆,用来围住院落或房屋,也泛指院落或房屋。 3. 黄华:即黄金菊,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花,黄色。 4. 随意:随随便便,漫不经心地。 5. 高枝:高处的枝条。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和秉之送给友人菊花,而友人又以杨贵妃、西施自比,诗人因此作诗一首以赠友。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
【注释】 烂醉:酒醉。倒接䍠(xiè):把酒壶倒过来,让酒顺着流出来。高堂:指宽敞的厅堂或宴会厅堂。十分奇:形容菊花之多。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以美艳著称。杨妃:唐玄宗宠幸的杨贵妃,以美貌闻名。白发樽前:指年纪已高的老人。樽前:指酒杯旁边。恐:恐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秉之饮酒作诗的赠答之作。首句写秉之送菊给诗人,并称赞其有杨妃、西施之美称,次句说诗人因饮得烂醉而忘情于酒
释义: 岁月流逝,我已身在异地他乡,漫无目的的游玩, 我东望,只见烟波浩渺,云雾万里。 我将我的志向,寄托在沧海之上。 赏析: 这首诗以“过陈湖”为题,通过描绘诗人在陈湖游历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世事的深深感慨。 首句中的“年来身世总悠悠”,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自己的漂泊生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迷茫和无助。 诗人转向自然景观,“漫作陈湖两日游”,表达了自己在陈湖游玩的随意和无拘无束
明月湾石板 巨石陂陀板样平,三山当面看云生。 何当子夜重来此,濯足沧浪对月明。 注释:在明月湾的石板上,可以看到巨石如同被推滚过而形成的不平形状,正对着三座小山。什么时候才能再来这里,在月光皎洁的夜晚,我能够在这里洗涤双脚,对着清澈的月亮畅饮清酒呢?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明月湾游览时所作,描绘了明月湾的自然景观和宁静的夜晚氛围。首句写景,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明月湾的地势特点;第二句抒情
【注释】 至:到达。太仓:在苏州西南的昆山县,古时称吴淞江入大海处为“太仓”。观海:观看海上日出。鲁国老叟:指孔子。桴(fú):船桨,泛指船。扶桑、娄江:都是古代神话中所说的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地方。 【赏析】 此为诗人游苏州太仓欲观海日落景而不得,有感于怀之作。诗分三段,第一段写游太仓之想。第二段写观日落景之难。第三段写观日落景之恨。全诗以观日落景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因不能观日落景而产生的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