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注释】 宜兴:今属江苏省。 兰舟:船名。 洮湖:地名,在江苏宜兴西南。 逢:相遇。 溪山:指宜兴的山水景色。 依旧:与从前一样。 却是:却因。 【赏析】 此诗为作者重到宜兴时所写。诗人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宜兴的风土人情、山水风光,并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首联“三日兰舟只任风”,描写了作者乘着兰舟顺风而行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兰舟”和“任风”两个关键词
【解析】 此为七言绝句。首句“饮陈以严颔孙堂”,点明诗人在堂中宴饮,并交代宴集的地点。“饮陈”是宴会之意,“以严颔孙堂”是说这是在孙家的厅堂上举行的宴会。第二句“云母屏深烛影斜”,写室内陈设的豪华。屏风上镶嵌着云母石,非常华美,且因有屏风的遮挡,烛光显得有些斜斜地照在屏风上。第三句“德星还聚太丘家”,写宾客云集。德星指贤德之人。太丘是汉代人张劭的字,此处用来指孙氏家族。第四句“庭前玉树森森立”
【注释】 习习:微风徐徐。左顺门:汉代宫门名,在未央宫北阙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女思春的闺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结构谨严而自然。“东风”句写春风拂面,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花前柳下”,点明地点。“步逡巡”,写人。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这柳丝如烟、花香袭人的美景中,我徘徊着,迟迟不归。 “忽思左顺门前侣”,突然想起左顺门前的同伴。左顺门前的同伴是谁?是同院的宫女还是别的什么人呢
【注释】 吴中:指江南地区。世德:世代相传的美名。纪延之:指东汉初年吴郡太守袁康的字。崔公:指唐代宰相崔昭。自诧:自己夸耀。庄三百:即“三百庄”,泛指庄园、别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既感叹友人的才学,又羡慕朋友的富贵荣华,于是以豪放的语言和慷慨的语调抒发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 首句“吴中世德纪延之”,是说吴中有世代相传的美德,纪氏家族就是这样的典范
洞庭新建厅事柱下获一瓮中有钱曰太平喜而口占 第一句,“洞庭新建厅事柱下获一瓮中有钱曰太平喜而口占”是这首诗的开头。意思是在洞庭新建的厅事柱子下发现了一个装着钱的瓮,上面写着“太平喜”。作者看到这个场景后,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即兴口占一首。这里的“洞庭”、“厅事”、“柱下”、“瓮中”、“太平喜”都是关键词。 第二句,“一钱清白承先哲”,意思是这一分钱的清白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和品德
【诗句释义】 1. “题旧写真”:指在一幅旧画像上题诗。 2. “莫言故我非今我”:不要因为过去和现在的我不同而否认我是现在的我。 3. “只恐前身异后身”:恐怕前世和今生的我不同。 4. “自是壶丘生不定”:这大概是壶丘子在画中,所以画中的他并不固定。 5. “丹青虽妙若为真”:虽然画技高超,但画中的我可能不是真正的我,就像镜子反射出的物体并不是真实的物体。 【译文】
注释:在诗中不要说你的字句多么工整,你一生的学问是向西汉文坛学习的。 马蹄踏过春风吹拂下的大地,走过燕南几十里的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他相信自己的文字能够与西京相媲美,他的足迹已经踏遍了燕南的几十里。这种豪气和自信,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恭题宣庙画马 天马西来自月氐,先皇亲写乘黄姿。 百年遗墨人间见,玉陛东头立仗时。 注释: 天马:指骏马,这里指代唐玄宗的御马。 西来自月氐:《尚书·禹贡》载:“西自流沙,东渐于海,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月氐是古代对西方的一种称谓,此指西边的边关。 亲写乘黄姿:亲写:亲自书写;乘黄:传说中的一种神马。乘黄即“赤骏”,传说中天上的神马。 百载遗墨人间见:百载:一百年。遗墨:指遗留下的书画作品。人间
诗句释义与翻译: 《至徐州口占四绝·其二》是明朝时期王鏊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徐州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 诗句原文: 人说兹行恰似游,棹歌声里下徐州。 朝来独坐蓬窗底,两岸青山送去舟。 - 诗句翻译: 人们说这次旅行宛如一次游览,船歌声中抵达了徐州。 早晨独自坐在蓬窗下,两岸的青山似乎在送行。 -
诗句:胜事春来日日忙,梅花才褪杏花香。 译文:春天的美景每天都在不断出现,刚刚褪去梅花的清香,紧接着是杏花的芬芳。 注释:胜景指春天的美好景色,胜事指春天中发生的各种美好的事情。日日在忙碌中欣赏春天的美好,梅花和杏花都相继开放,散发出各自独特的香气。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美丽景象。首句“胜事春来日日忙”表达了春天的景色总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每天都充满生机与活力